[发明专利]一种变速箱箱体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6115.1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0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北仑旭日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严波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箱体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箱箱体夹具,包括:底座,底座包括支撑座以及固定板,固定板垂直设置在支撑座上;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丝杆以及移动板,移动板活动卡设在支撑座上并与固定板平行,丝杆插设在支撑座,并与对应的移动板螺纹连接;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粗调轮,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粗调轮嵌设在移动板中,并与移动板活动连接,主动齿轮设置在粗调轮上,并与粗调轮活动啮合,从动齿轮可旋转设置在粗调轮上并与主动齿轮啮合;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第一夹紧组件与固定板可旋转连接,第二夹紧组件与从动轮固定连接。本发明变速箱调节精度高,提高钻孔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箱体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变速箱箱体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对变速箱体加工工艺孔的技术中,大多都是将变速箱体放置在钻床上进行钻孔,这样的直接钻孔方式,需要先定位,确定孔的位置,而且加工完一个面后需要手动将变速箱体翻转,再次加工钻孔,显得极为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夹具对变速箱箱体进行翻转,但是现有技术中夹具在对变速箱翻转时只能进行粗略的角度调节,角度调节细致度不够。
如中国专利:CN203343493U,名称:汽车变速箱体工艺孔翻转钻夹具,涉及汽零部件加工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两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轴承,轴承上设有轴,轴上设有转盘,所述的两侧支撑板上的轴中间设有变速箱模具,变速箱模具上螺钉连接有盖,变速箱模具上设有孔。
该设备对变速箱只能进行粗略的翻转,其翻转角度的精度低,导致一定的钻孔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高精度角度调节,提高钻孔精确度的变速箱箱体夹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速箱箱体夹具,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以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丝杆以及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活动卡设在所述支撑座上并与固定板平行,所述丝杆插设在支撑座,并与对应的移动板螺纹连接;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粗调轮,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所述粗调轮嵌设在所述移动板中,并与所述移动板活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粗调轮上,并与所述粗调轮活动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可旋转设置在所述粗调轮上并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所述第一夹紧组件与所述固定板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夹紧组件与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粗调轮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粗调轮的轴心位置,并与所述粗调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与所述粗调轮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外围还设置有一沉孔,所述沉孔结构与所述主动齿轮相配合,所述沉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配合的齿形结构。
较佳的,所述主动齿轮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
较佳的,所述主动齿轮的厚度小于所述从动齿轮的厚度,且大于所述沉孔的深度。
较佳的,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粗调轮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槽。
较佳的,所述粗调轮包括与所述环形槽相配合的若干卡合块,所述卡合块均匀分布在所述粗调轮的外壁上,并与所述环形槽相配合,对所述粗调轮的旋转方向进行限定。
较佳的,所述支撑座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板嵌设在所述滑槽上,并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丝杆与所述滑槽平行设置,并嵌设在所述支撑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北仑旭日模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北仑旭日模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6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节加工治具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门加工的切割快速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