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04778.X | 申请日: | 2018-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6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向晶亮;赵道生;徐意;朱媛;蔡饶;李文涛;程群超;冯康瑞;陶芬;张凯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上层 连接装置 下层 立体停车装置 停放 升降机构 旋转式 基台 升降 应用前景广阔 自动升降机构 车架安装 车架顶端 控制升降 狭窄位置 相对旋转 地连接 模块化 多层 两层 取车 省力 自行车 小区 配置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基台、下层车架、上层车架、升降机构、开关装置和连接装置;基台安装在地面上,下层车架安装在基台上;下层车架与上层车架通过连接装置可相对旋转地连接在一起,上层车架顶端还配置有另一连接装置;升降机构用于控制上层车架与上层车架的升降,开关装置用于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本发明将自行车倾斜一定角度停放,可节省占地面积;本发明可模块化停放,两层或多层停放;本发明具有自动升降机构,取车放车时省力且快捷;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应用前景广阔,尤其在小区等狭窄位置等地方优点更为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停自行车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将自行车直立停放并放置在上层空间以节省占地面积的旋转式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环境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近年来绿色出行一直被倡导。自行车成为流行的交通工具后,共享单车也在被不断推出,自行车的停放问题也变得格外突出。为了提高自行车的停放量,目前市面上已经推出了立体自行车库用于替代传统的地表车棚,虽然立体自行车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停放量,但却因为停放不便,不适应大多数人群,且仍然需要较大占地面积,而未被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自行车停车装置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可升降自行车停车装置,该旋转式可升降自行车停车装置可以方便省力停放自行车,将自行车停放位置往上层空间扩展以减少占地面积,且该装置机构简单,操作省时省力,可适用于各种型号的自行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下层车架、上层车架、升降机构、开关装置和连接装置;
所述的基台安装在地面上,所述下层车架安装在所述基台上;所述下层车架与上层车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可相对旋转地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层车架顶端还配置有另一连接装置;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所述上层车架与上层车架的升降,所述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发明与现有的自行车停车架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本发明所述的自行车停车装置将自行车倾斜一定角度停放,可节省占地面积;二是本发明所述的自行车停车装置可模块化停放,两层或多层停放;三是本发明所述的自行车停车装置具有自动升降机构,取车放车时省力且快捷;四是本发明所述的自行车停车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应用前景广阔,尤其在小区等狭窄位置等地方优点更为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下层车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上层车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台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环轨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见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基台1、下层车架2、上层车架3、升降机构4、开关装置5和连接装置6;
的基台1安装在地面上,下层车架2安装在基台1上;下层车架2与上层车架3通过连接装置6可相对旋转地连接在一起,上层车架3顶端还配置有另一连接装置6;升降机构4用于控制上层车架2与上层车架3的升降,开关装置5用于控制升降机构4的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47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