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大斑病高效抗病鉴定接种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04500.2 申请日: 2018-04-04
公开(公告)号: CN108456712A 公开(公告)日: 2018-08-28
发明(设计)人: 蒙成;黄艳花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主分类号: C12Q1/18 分类号: C12Q1/18;C12N1/14;C12R1/645
代理公司: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代理人: 李彦孚;何承鑫
地址: 530000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接种体 玉米大斑病 菌株 致病力 制备 抗病鉴定 配制 玉米大斑病菌 抗病性鉴定 平板培养基 玉米抗病性 二级菌种 分生孢子 工作效率 培养条件 原料组成 产孢量 甘露醇 高纯度 高效性 小昆虫 玉米叶 杂菌 筛选 小麦 保存 感染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玉米大斑病高效抗病鉴定接种体及其制备方法,接种体由以下原料组成:小麦100g、甘露醇2.0~3.0g、玉米叶10~25g,制备步骤包括:1)玉米大斑病强致病力菌株的筛选;2)玉米大斑病强致病力菌株的保存;3)二级菌种的配制;4)接种体的配制;5)接种体的培养。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获得用于玉米大斑病抗病性鉴定的菌株为强致病力、高纯度、高活力的菌株,为玉米抗病性鉴定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提供保障;工作效率比平板培养基极大提高;避免小昆虫及杂菌的感染,获得高质量接种体成品;接种体的营养及其培养条件利于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产孢速度快、产孢量大,产孢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原真菌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大斑病高效抗病鉴定接种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大斑病(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是玉米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1876年玉米大斑病在意大利首次发现,目前已成为世界性流传病害之一,在我国各地也普遍发生,大斑病的流行,造成玉米植株早衰,雌穗秃尖,普遍给玉米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严重地块产量下降30%~50%,甚至更多。目前防治该病害主要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科学合理品种布局,减少初侵染源,化学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利用抗病种质资源,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大斑病流行的主要有效措施,在抗病品种的选育与利用过程中,抗病性鉴定已成为玉米育种及其区域适应性的一个常规工作,而获得大量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或带大量分生孢子的接种体是该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

实验中通常采用高粱粒组织培养基来培养玉米大斑病分生孢子,方法为将培养基平板培养的病菌接种于经高压灭菌的高粱上,培养5~7d菌丝长满高粱粒后,用清水洗刷掉籽粒表面菌丝,转放到方盘类器具内再进行室温黑暗培养;待产孢后即可进行玉米抗病鉴定接种。该方法通常能制备的分生孢子量较少,在瓷盘中开放产孢,极易造成杂菌污染、滋长小昆虫。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等人发明“一种玉米大斑病菌产孢培养基及其应用”(申请号:CN201610567969.6),用该方法培养即产生大量形态一致、成熟度一致的分生孢子。但该方法还是利用平板培养基进行产孢,其产孢、取孢操作过程繁琐,不利于大量分生孢子的获取,不便于进行大面积抗病鉴定操作,不能用带病菌培养基进行接种。

在抗病鉴定试验中,通常采用随机分离得到的玉米大斑病菌作为供试菌株,但有时采用的菌株致病力不强,对抗病鉴定效果不理想;在病菌分离过程中,常采用稀释法进行单孢分离,不能确定是否得到单细胞纯菌株。在病菌的保存中,常采用PDA培养基进行培养后保存,但因PDA培养基营养较高,病菌生长旺盛,保存后菌株的活力容易衰退。采用标记法进行单细胞分离,经致病力鉴定筛选菌株,用低营养培养基作为菌株保存基质,是保证菌株纯度、致病力及活力的保障。

因此,寻找一种无污染、分生孢子量大、致病力强、成本低且制备过程操作简单、可以用带病菌组织进行接种的接种体及其培养方法,对开展大面积玉米大斑病抗病性接种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快速、大量制备玉米大斑病高效抗病鉴定接种体及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玉米大斑病高效抗病鉴定接种体,接种体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小麦100g、甘露醇2.0~3.0g、玉米叶10~25g。

进一步地,所述的玉米大斑病高效抗病鉴定接种体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玉米大斑病强致病力菌株的筛选,先进行病菌的分离,然后用单细胞进行纯化,采用柯赫氏法则进行病菌的验证,最后通过常规菌株致病力的测定筛选出强致病力菌株;

2)玉米大斑病强致病力菌株的保存,把筛选到的强致病力菌株放入PC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4~7d,放入4℃冰箱进行保存;

3)二级菌种的配制:活化后的菌株放入灭菌后的高粱粒培养基中在24~26℃培养6~7d,即得二级菌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4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