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服胶囊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9297.4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3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暐;伍舒婷;李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K9/70;A61K47/38;A61K47/32;A61K47/36;A61K47/34;A61K47/10;A61K47/42;D04H1/728;D04H1/76;B33Y7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纤维膜 口服胶囊 药物载体 胶囊壳 结构区 生物利用率 药物释放 治疗功效 准确控制 胃肠道 折叠的 胃部 折叠 电纺 给药 降解 近场 摊开 制备 嵌入 胶囊 个性化 打印 溶解 释放 停留 安全 | ||
1.一种口服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胶囊由胶囊壳和含药复合纤维膜组成,所述含药复合纤维膜具有摺叠区与结构区,含药复合纤维膜通过摺叠区的折叠嵌入到胶囊壳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服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摺叠区的面积与结构区的面积比例为1:10-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服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区呈网格结构,其中网格的长和宽均在500nm至500μm之间,结构区的高度在20μm至5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服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区的高度在5μm至1mm之间,折叠区的宽度在20μm至3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服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区由电纺溶液通过近场电纺3D打印获得,电纺溶液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
溶质占电纺溶液的16~26wt%,溶质为醋酸纤维素,溶剂由丙酮和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为3:7~7:3混合而成或由丙酮和二甲基乙酰胺按体积比为3:7~7:3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服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区由电纺溶液通过近场电纺3D打印获得,电纺溶液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
溶质占电纺溶液的6~22wt%,溶质为乙基纤维素,溶剂由四氢呋喃和二甲基乙酰胺按体积比为1:0~0:1混合而成。
或,溶质占电纺溶液的2~4wt%,溶质为羟丙甲纤维素,溶剂由乙醇和水按体积比为1:1~5:1混合而成;
或,溶质占电纺溶液的4~10wt%,溶质由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按质量比为1:0~1:1混合而成,溶剂为水;
或,溶质占电纺溶液的5~12wt%,溶质由聚乳酸和聚乙二醇按质量比为1:0~1:1混合而成,溶剂由二氯甲烷和丙酮按体积比为1:1混合而成;
或,溶质占电纺溶液的5~9wt%,溶质为聚氧乙烯,溶剂为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服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区由电纺溶液通过近场电纺3D打印获得,电纺溶液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
溶质占电纺溶液的20~50wt%,溶质为聚丙烯酸树脂,溶剂由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为4:1~2:3混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服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摺叠区由可电纺聚合物溶液通过近场电纺3D打印获得,可电纺聚合物溶液由可电纺聚合物和溶剂混合而成。
可电纺聚合物占可电纺聚合物溶液的40~50wt%,可电纺聚合物由胶原和玉米蛋白按质量比为0:1~9:1混合物而成,溶剂由醋酸和水按体积比为1:1~9:1混合而成;
或,可电纺聚合物占可电纺聚合物溶液的6~20%,可电纺聚合物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氧乙烯按质量比为1:0~0:1混合而成,溶剂由乙醇和水按体积比为1:1~9:1混合而成;
或,可电纺聚合物占可电纺聚合物溶液的1~1.5wt%,可电纺聚合物为透明质酸,溶剂由甲酸、水和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为2:1:1混合而成;
或,可电纺聚合物占可电纺聚合物溶液的2~5wt%,可电纺聚合物由壳聚糖和聚氧乙烯按质量比为9:1~6:4混合而成,溶剂为醋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服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摺叠区由可电纺聚合物溶液通过近场电纺3D打印获得,可电纺聚合物溶液由可电纺聚合物和溶剂混合而成:
可电纺聚合物占可电纺聚合物溶液的16~28wt%,可电纺聚合物为聚己内酯,溶剂为醋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服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摺叠区由可电纺聚合物溶液通过近场电纺3D打印获得,可电纺聚合物溶液由可电纺聚合物和溶剂混合而成:
可电纺聚合物占可电纺聚合物溶液的35~50wt%,可电纺聚合物为明胶,溶剂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92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