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长虾类保鲜货架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5614.5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0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缪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4/10 | 分类号: | A23B4/10;A23B4/015;A23B4/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虾类 晾干 货架期 涂膜 清洗 保鲜 低温等离子体装置 复合型抗菌膜 多酚氧化酶 成膜溶液 海藻酸钠 有效抑制 保藏 茶多酚 酶活性 硬脂酸 放入 烘干 对虾 保存 | ||
一种延长虾类保鲜货架期的方法,它是先将虾类清洗干净并晾干,将清洗并晾干的虾类放入低温等离子体装置中进行处理,以改变虾类的多酚氧化酶化学结构,然后采用以茶多酚、海藻酸钠及硬脂酸为原料配成成膜溶液,再经浇膜烘干制成复合型抗菌膜,对虾类进行涂膜处理,然后将涂膜后的虾类在0‑4℃的条件下保存;它具有成本低,使用安全、效果好,能有效抑制酶活性,提高虾类保藏品质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延长虾类保鲜货架期的方法,属于海鲜品的保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虾类是营养、经济价值较高,同时也是极易腐败变质的水产品。虾类死亡后,其体内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外观上主要表现为从新鲜时的正常青色逐渐失去光泽而变为微红色甚至黑色,这就是虾类在冷冻加工及贮藏中的变黑。虾类变质的另一个原因是微生物污染,一般南美白对虾在捕捞上岸后会很快死亡,虾体细菌总数会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迅速升高、其体内也发生系列生理代谢变化,品质亦随之急剧劣变。
有研究认为,虾类变质过程伴随黑斑的出现,这是虾体内存在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的一系列生化反应的结果。虾体内的多酚氧化酶头胸部和足部,这种酶在冷冻、冰藏和解冻期间仍保持着活性。在由氧存在的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虾类表面的无色化合物单酚氧化成无色的双酚,进而双酚化合物转变成有色的酮类物质。醌类有很高的活性,极易与氨基酸或蛋白质结合生成黑色素。
目前控制虾类黑变的技术主要通过保鲜剂技术,并控制低温、缩短加工时间、抑制酶活性(化学药品抑制、加热钝化酶、隔绝空气、辐照灭酶等);但以上方法在成本、效果、安全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现有冷冻及保鲜剂应用的基础上,结合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使之成本低,使用安全、效果好,能有效抑制酶活性,提高虾类保藏品质的延长虾类保鲜货架期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延长虾类保鲜货架期的方法,它是先将虾类清洗干净并晾干,将清洗并晾干的虾类放入低温等离子体装置中进行处理,以改变虾类的多酚氧化酶化学结构,然后采用以茶多酚、海藻酸钠及硬脂酸为原料配成成膜溶液,再经浇膜烘干制成复合型抗菌膜,对虾类进行涂膜处理,然后将涂膜后的虾类在0-4℃的条件下保存。
作为优选:所述的虾类是通过传输带依次通过低温等离子体装置,传输带的速度为2—5cm/s,低温等离子体装置中的通道长度为20—40cm; 所述的成膜溶液中还包括甘油,各组分的浓度为:海藻酸钠 20-30g/L,甘油 0.4-0.6%,茶多酚 10-16g/L,硬脂酸 10-18g/L,其中甘油浓度为质量百分比浓度。
作为优选:所述成膜溶液的pH 值为5-5.5;所述复合型抗菌膜的存放与使用条件为相对湿度小于50%。
本发明具有成本低,使用安全、效果好,能有效抑制酶活性,提高虾类保藏品质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延长虾类保鲜货架期的方法,它是先将虾类清洗干净并晾干,其特征在于:将清洗并晾干的虾类放入低温等离子体装置中进行处理,以改变虾类的多酚氧化酶化学结构,然后采用以茶多酚、海藻酸钠及硬脂酸为原料配成成膜溶液,再经浇膜烘干制成复合型抗菌膜,对虾类进行涂膜处理,然后将涂膜后的虾类在0-4℃的条件下保存。
在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有:所述的虾类是通过传输带依次通过低温等离子体装置,传输带的速度为2—5cm/s,低温等离子体装置中的通道长度为20—40cm; 所述的成膜溶液中还包括甘油,各组分的浓度为:海藻酸钠 20-30g/L,甘油 0.4-0.6%,茶多酚 10-16g/L,硬脂酸 10-18g/L,其中甘油浓度为质量百分比浓度。
本发明所述成膜溶液的pH 值为5-5.5;所述复合型抗菌膜的存放与使用条件为相对湿度小于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56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肉沫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脱水蔬菜辐照灭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