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塑料真空罐微变形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94817.2 | 申请日: | 2018-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3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邵登;马旭;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捷欧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塑料 真空 变形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塑料真空罐微变形检测装置,涉及真空罐检测设备领域,包括机座和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与所述的机座固定连接且其上端设有对称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正下方还设有夹紧装置,其中一个支撑板上的丝杆装置上固定连接有红外发射装置,另一个支撑板上的丝杆装置上固定连接有红外接收装置,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吸气装置,所述机座上端还设有蜂鸣器和LED灯,采用本发明的汽车塑料真空罐微变形检测装置,利用夹紧装置将真空罐下端螺栓固定在定位孔中,利用第一气缸带动吸气装置插入到进气孔上,避免了人工的误操作,测试过程中,利用红外发射装置不断发射红外,如果变形超过范围内,红外接收装置将接收到红外,保证了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罐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塑料真空罐微变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塑料真空罐在生产后需要对其进行变形检测,目前,大部分检测的方法是对真空罐进行吸气操作,达到一定的压强时人工观察是否变形,采用人工观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另外长时间观察的情况下,容易误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不良产品很容易进入到汽车市场,造成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20501455.2公开了一种汽车真空罐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与工件对应的工件安装模,所述工件安装模上设置有与工件对应的密封装置,所述机架上对应所述工件安装模设置有压紧定位装置,所述机架上对应所述工件安装模设置有密封杆,所述密封杆连接气缸,所述密封杆上设置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连接充气装置。但是该种汽车真空罐气密检测装置采用的密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判断是否漏气,而且该装置结构复杂,容易抖动,造成装置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塑料真空罐微变形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的缺陷。
一种汽车塑料真空罐微变形检测装置,包括机座和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与所述的机座固定连接且其上端设有对称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贯穿放置台的上端,所述定位孔的正下方还设有夹紧装置,所述放置台的前后两侧设有与机座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丝杆装置,其中一个支撑板上的丝杆装置上固定连接有红外发射装置,另一个支撑板上的丝杆装置上固定连接有红外接收装置,所述放置台的左侧设有与机座固定连接的气缸座,所述气缸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吸气装置,所述机座上端还设有蜂鸣器和LED灯,所述蜂鸣器与吸气装置电性连接,所述LED灯与红外接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气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吸气管,所述支撑框架的左侧中心位置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其右侧中心位置设有卡口,所述卡口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内侧表面设有气流传感器,所述气流传感器与蜂鸣器电性连接,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与卡口卡接且其另一端穿过支撑框架的左侧与吸气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装置包括电机和滑块,所述电机通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的固定架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且其中间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丝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且其上下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滑槽的上下端还设有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与电机电性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上的滑块固定连接有红外发射装置,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上的滑块固定连接有红外接收装置。
优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一夹紧块,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机座上且其输出端与第二夹紧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紧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第一夹紧块与机座固定连接且其端部设有与导向柱相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紧块的右侧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第二气缸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材质均为塑料材质,所述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之间形成的圆形空间正对定位孔,所述导向柱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捷欧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捷欧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48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