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下沉及快速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1847.8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华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汽车 电池 下沉 竖条 快速散热装置 内底壁 推杆 中空 滑槽 车祸 活动连接有 第一滑块 挤压弹簧 人员伤亡 停止运动 向下运动 重力作用 驾驶舱 减震垫 内顶壁 限位杆 限位块 挤入 左端 挤压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下沉及快速散热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中空块,所述中空块内顶壁与内底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连接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竖条,所述竖条的右侧并且位于连接块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推杆。该新能源汽车电池下沉及快速散热装置,当发生车祸时,主体通过减震垫挤压推动竖条向右运动,竖条推带动推杆向右撞击推动限位杆挤压弹簧向右运动,电池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至限位块与主体内底壁相连时,停止运动,从而达到电池下沉的目的,解决了车祸时电池不能下沉挤入驾驶舱造成人员伤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下沉及快速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随着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和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逐渐取代传统汽车的社会地位,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车祸的发生也日益增多,对此中国专利CN105946525 B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门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使得开闭车门本体不需要太大的力度的,提高驾乘人员开闭车门的方便性的优点,但是该装置并不具有电池下沉功能和电池快速散热的优点,当发生车祸时,由于车辆碰撞经常将新能源汽车的电瓶挤入驾驶舱,造成人员伤亡,故而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下沉及快速散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下沉及快速散热装置,具备电池下沉和电池快速散热的优点,解决了车祸时电池不能下沉挤入驾驶舱造成人员伤亡和电池散热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电池下沉和电池快速散热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下沉及快速散热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中空块,所述中空块内顶壁与内底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竖条,所述竖条的右侧并且位于连接块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隔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分布均匀的伸缩杆,所述主体的内右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主体的内右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内部中空的竖块,所述竖块的内顶壁与内底壁之间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竖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竖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池,所述托板的两侧与主体的对应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框架两侧连接杆的底端并且位于对应限位板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框架两侧固定杆的相背的一次对应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电池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内部的中空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穿插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的底端并且位于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叶板,所述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枝杆,所述枝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中空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具有的水管,所述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与冷却槽固定连接,所述水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板相啮合,所述齿轮远离齿板的一端并且位于水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水箱的外表面并且位于齿轮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与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中空块的右端并与竖条相连,所述竖条与中空块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大于推杆与限位杆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华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华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1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