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对车辆的识别和侦测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6906.2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8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王国皓;赖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百杰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17/00;G08G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通讯模块 通讯请求 邻近 侦测 射频通讯 通讯方向 安全控制 车体配置 精准定位 自动驾驶 行车安全 主动式 时轮 天线 响应 通讯 配置 | ||
1.一种车辆对车辆的识别和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本车所在平面上对称本车中心的多个不同通讯方向接收邻近车辆以射频信号发出的通讯请求;
依据本车收到该通讯请求的通讯方向,对发出该通讯请求的邻近车辆以射频信号响应本车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的内容至少包含:本车的身分信息、本车收到该通讯请求的通讯方向的方向信息,以及本车的运行参数信息;
在本车所在平面上对称本车中心的多个不同的通讯方向通过分时轮询或同时通讯的方式以射频信号发出通讯请求;以及接收由邻近车辆以射频信号响应的识别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对车辆的识别和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本车所在的平面上对称本车中心的八个不同通讯方向,接收邻近车辆以射频信号发出的通讯请求,以及通过分时轮询或同时通讯的方式逐一在该八个不同通讯方向发出通讯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对车辆的识别和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据响应的该识别信息的无线电信号分析、计算本车和邻近车辆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对车辆的识别和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据接收到响应的该识别信息的该天线的通讯方向或是该识别信息的内容判断邻近车辆相对于本车的方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对车辆的识别和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多个射频通讯单元分别在不同的该通讯方向接收该通讯请求,该射频通讯单元包括一射频通讯模块和电性连接该射频通讯模块的一天线,每一个该射频通讯单元的该天线的通讯方向不同,每一个该射频通讯单元可以在主动模式和常态的被动模式之间切换,该射频通讯单元在被动模式时通过电性连接的该天线在预定的该通讯方向接收来自邻近车辆的通讯请求,该射频通讯单元在收到该通讯请求之后通过电性连接的该天线,依据该天线的通讯方向将一识别信息回应予发出通讯请求的邻近车辆;以及使用一通讯主控模块以分时轮询或同时通讯的方式将多个该射频通讯单元切换至主动模式,该通讯主控模块和主动模式的该射频通讯单元的该天线电性连接,该通讯主控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的该天线的通讯方向发出通讯请求,以及通过电性连接的该天线取得邻近车辆响应的识别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车辆对车辆的识别和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天线是线极化天线,任二个相邻的该射频通讯单元中的该线极化天线的极化方向不同,该极化方向包括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
7.如权利要求5所述车辆对车辆的识别和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天线是圆极化天线,任二个相邻的该射频通讯单元中的该圆极化天线的圆极化方向不同,该圆极化方向包括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
8.如权利要求5所述车辆对车辆的识别和侦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天线是窄波束天线。
9.一种车辆对车辆的识别和侦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射频通讯单元、一单刀多掷开关和一通讯主控模块;该射频通讯单元包括一射频通讯模块和电性连接该射频通讯模块的一天线,多个该射频通讯单元中的该天线分别负责在车辆所在平面上对称车辆中心的不同通讯方向进行射频通讯,每一个该射频通讯单元的该天线的通讯方向不同,每一个该射频通讯单元可以在主动模式和常态的被动模式之间切换,该射频通讯单元在被动模式时通过电性连接的该天线在预定的该通讯方向接收来自邻近车辆的通讯请求,该射频通讯单元在收到通讯请求之后通过电性连接的该天线,依据该天线的通讯方向将一识别信息回应予发出通讯请求的邻近车辆;该通讯主控模块通过该单刀多掷开关以分时轮询或同时通讯的方式逐一将多个该射频通讯单元切换至主动模式,该通讯主控模块和主动模式的该射频通讯单元的该天线电性连接,该通讯主控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的该天线的通讯方向发出通讯请求,以及通过电性连接的该天线取得邻近车辆响应的识别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车辆对车辆的识别和侦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八个该射频通讯单元,八个该射频通讯单元中的该天线分别负责在车辆所在平面上对称车辆中心的八个通讯方向进行射频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百杰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百杰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69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安全系统的延时处理电路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码采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