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毫米波技术的电力巡线无人机避障雷达云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6340.3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8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赫男;黎凯旻;曾亮平;王冠宇;陈康林;王同任;彭章炜;叶超杰;李磊;马海腾;马键;张秋艳;王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湖南纳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 | 分类号: | G01S13/93;G01S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障 处理器 雷达 陀螺仪芯片 毫米波技术 电机 电力巡线 电源模块 输入端连接 雷达安装 数据交互 台本发明 输出端 云台 供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技术的电力巡线无人机避障雷达云台,包括避障雷达、处理器、陀螺仪芯片、电机和电源模块;其中避障雷达安装在无人机的下方,避障雷达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处理器与陀螺仪芯片和电机进行数据交互,电源模块对避障雷达、处理器、陀螺仪芯片和电机进行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技术的电力巡线无人机避障雷达云台。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机巡的普遍应用在输电线路运维工作中,机巡方式基本分为直升机巡视、固定翼无人机巡视、多旋翼无人机巡视,机巡已经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改变了以往输电线路人工巡视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杆塔巡视不全面的局面,机巡技术的普及为输电线路运维工作带来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由于输电杆塔数量庞大高低不一,导线架空排列纵横交错,无人机等巡视飞行器经常发生由于无壁障设备而发生碰撞损坏现象,造成无人机“炸机”,甚至出现损坏输电线路本体设备情况,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造成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缺陷,设计一种基于毫米波技术的电力巡线无人机避障雷达云台。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毫米波技术的电力巡线无人机避障雷达云台,包括避障雷达、处理器、陀螺仪芯片、电机和电源模块;其中避障雷达安装在无人机的下方,避障雷达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处理器与陀螺仪芯片和电机进行数据交互,电源模块对避障雷达、处理器、陀螺仪芯片和电机进行供电。
优选的是,所述避障雷达云台还包括防水外壳,其中避障雷达、陀螺仪芯片、处理器、电源模块和电机均设置在防水外壳内部。
优选的是,所述防水外壳包括空心圆柱主体和两个盖板,其中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空心圆柱两侧进行封装。整体采用圆柱形封装,能够减少无人机飞行中的阻力。
优选的是,所述避障雷达数量为2个并始终保持垂直地面方向。
优选的是,所述防水外壳为ABS材质的外壳。
优选的是,所述避障雷达与处理器通过SPI接口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处理器包括对外输出接口和USB调参接口。
优选的是,所述避障雷达为高度集成的MMIC毫米波雷达。
该避障云台安装在巡线多旋翼无人机下方,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通过电机和陀螺仪的共同作用,无论无人机以任何姿态飞行,两片避障毫米波雷达始终垂直于地面方向发射波束,探测无人机前进和后退方向探测范围内的目标。而不受无人机姿态的影响,而探测到地面或者天空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配置毫米波避障雷达云台实现电力巡线,提高了无人机电力巡线的效率,同时避免无人机在巡线飞行过程中障碍物的干扰,实现对杆塔和输电线路的避让探测,提高探测目标的距离分辨率,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同时雷达体积小,分辨率高,功耗低,能够满足无人机对体积和功耗的苛刻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湖南纳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湖南纳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6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