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绕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4266.1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2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能木直安;杨以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08 | 分类号: | B65H1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鲍俊萍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层 卷绕 主片材 衬底片 外衬 芯体 压痕 不良品 高度差 材卷 转印 跨过 应用 | ||
1.一种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卷绕结构包括:
一芯体;
一衬底片材,卷绕在该芯体上,并包括第N-1卷层及第N卷层,该第N卷层为卷绕在该第N-1卷层上的最外侧卷层,该第N-1卷层具有一第一外衬表面,第N卷层具有一第二外衬表面;及
一主片材,卷绕在该衬底片材上,并具有一末端部分设置在该衬底片材的该第一外衬表面上,其中该主片材是在该衬底片材的该第二外衬表面上跨过小于该主片材的厚度的一高度差而卷绕至该末端部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片材的该末端部分具有一侧片材表面,该第N卷层具有一侧衬表面,该高度差为该侧片材表面的顶边缘与该侧衬表面的顶边缘之间的高度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片材的厚度大于或等于该衬底片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双面胶带,黏着在该衬底片材的该第一外衬表面与该主片材的该末端部分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双面胶带的厚度小于该衬底片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高度差为0。
7.一种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卷绕结构包括:
一芯体;
一衬底片材,卷绕在该芯体上,并具有一凹口,该凹口是由该衬底片材的非平行的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定义出;及
一主片材,卷绕在该衬底片材上,其中该主片材具有一末端部分设置在该衬底片材的该凹口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片材是在该衬底片材的外衬表面上跨过小于该主片材的厚度的一高度差而卷绕至该末端部分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高度差为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片材的该末端部分具有一侧片材表面,该高度差为该侧片材表面的顶边缘与该第一平面的顶边缘之间的高度差。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双面胶带,配置在该凹口中,并用以将该末端部分黏接至该衬底片材的该第二平面。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构成一L形状。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衬底片材包括分别在不同卷层的一第一衬底片材与一第二衬底片材,该第一平面是该第一衬底片材与该第二衬底片材的一共平面,该第二平面是该第一衬底片材与该第二衬底片材的另一共平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双面胶带,配置在该凹口中,并用以将该末端部分黏接至该衬底片材的该第二平面,其中该双面胶带与该主片材的厚度和等于该第一衬底片材与该第二衬底片材的厚度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卷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平面的厚度等于该双面胶带与该主片材的该厚度和,或等于该第一衬底片材与该第二衬底片材的该厚度和。
16.一种卷绕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形成方法包括:
将一衬底片材卷绕在一芯体上;
对该衬底片材进行一切割步骤,以形成一凹口;及
将一主片材的一末端部分放置在该衬底片材的该凹口中,然后卷绕其余部分在该衬底片材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卷绕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衬底片材卷绕在该芯体上包括:
将一第一衬底片材卷绕在该芯体上;及
将一第二衬底片材卷绕在该第一衬底片材上;
其中,该切割步骤是对该第一衬底片材及该第二衬底片材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42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