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船舶的舷外高空作业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79285.5 | 申请日: | 2018-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3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 发明(设计)人: | 焦自权;冯志强;王侨;孙勇敢;焦子硕;吕娜;夏义江;韩鑫;柳存根;王建;秦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6F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家恒 |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作业装置 顶框架 内框架 外框架 舷墙 滚轮组 船舶 高空作业 固定相连 滚动摩擦 框架形状 框架悬挂 人身安全 上顶面 外侧面 安全 底端 省力 省时 施工 适配 制作 侧面 保证 资金 | ||
1.基于船舶的舷外高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滚轮组和安全篮,所述框架由依次固定相连的内框架、顶框架和外框架组成,所述内框架、顶框架和外框架组成的框架形状与船舶的舷墙形状相适配,所述框架悬挂于所述舷墙上;
所述内框架、顶框架和外框架分别通过所述的滚轮组与所述舷墙的内侧面、上顶面和外侧面实现滚动摩擦;
所述框架的底端固定有位于所述舷墙外侧的安全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舶的舷外高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顶框架和外框架均采用若干方形钢管焊接而成,所述方形钢管内还对角焊接固定有螺纹钢,形成三角形框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舶的舷外高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上还铰接有便于工作人员推动所述框架沿舷墙进行直线往复移动的推动把手,所述推动把手可以以其与内框架的铰接点为轴在竖直面内进行旋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船舶的舷外高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包括多个对称布置的麦克纳姆轮,每个所述的麦克纳姆轮均与所述舷墙接触,实现所述框架的往复直线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船舶的舷外高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钢管上焊接固定有扁钢,所述麦克纳姆轮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到所述扁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舶的舷外高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篮由多根方形钢管焊接固定而成,所述方形钢管之间固定有玻璃钢格栅。
7.基于船舶舷外高空作业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顺序步骤
S1.采用方形钢管焊接成框架,最大限度地减轻框架的重量;
S2.在框架的底部固定位于舷墙外侧的安全篮;
S3.在框架上安装多个麦克纳姆轮,并将框架放置在形状与其适配的舷墙上,使麦克纳姆轮与舷墙的内侧面、上顶面和外侧面分别接触;
S4.根据现场具体施工的要求,通过框架上的推动把手,移动框架到相应的位置,然后将推动把手在竖直面内旋转至与框架平行;
S5.施工人员通过框架上的方形钢管步入到安全篮中,然后进行船体外板的施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
S11.在方形钢管内对角焊接固定螺纹钢,形成结构稳定的三角形框架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
S31.在方形钢管上焊接固定扁钢,麦克纳姆轮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在扁钢上,以增强麦克纳姆轮的机械强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
S41.框架在移动时,麦克纳姆轮上的轮子绕着固定的轮心轴转动,各个辊子的包络线为圆柱面,麦克纳姆轮能够连续地向前滚动,结构紧凑,运动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92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紧减震作业平台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力检修的登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