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3D模型生成装置及影像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5632.7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0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孙燕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盎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243 | 分类号: | H04N13/243;H04N13/275;H04N13/106;H04N13/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模型 生成 装置 影像 方法 | ||
1.一种动态3D模型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3D模型生成装置包括一获取模块、一拼接模块、一生成模块及至少2个3D摄像机,所述至少2个3D摄像机包括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所述第一摄像机的拍摄方向与第二摄像机的拍摄方向所成夹角大于零,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3D摄像机拍摄人体的录像;
所述拼接模块用于将两个目标3D影像通过一拼接算法拼接为一个3D模型,其中,两个目标3D影像分别为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拍摄录像中时刻相对应的一帧3D影像;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将录像中每一帧3D影像生成的3D模型按照时序生成一动态3D模型;
所述动态3D模型生成装置预存若干3D仿真模型,
所述拼接模块用于将两个目标3D影像拼接为一个3D子模型,
所述拼接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3D子模型的尺寸选取与所述尺寸匹配的3D仿真模型,并将3D子模型与3D仿真模型结合生成3D模型,其中,所述尺寸为所述3D子模型的横截面长度,所述横截面长度为所述3D子模型的像素与一横截面的相交线的长度,3D子模型与3D仿真模型对于同一横截面的尺寸匹配,3D子模型与3D仿真模型对于同一横截面的相交线在结合处相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3D模型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摄像机的数量为3个,3个3D摄像机还包括第三摄像机,所述动态3D模型生成装置还包括一门框,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分别设于所述门框的边框,所述第三摄像机设于所述门框的顶框,3个3D摄像机的拍摄方向均对准一目标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3D模型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3D模型生成装置包括一处理芯片,所述拼接算法存储于所述处理芯片内,所述处理芯片在拼接算法更新后存储最新的拼接算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3D模型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算法为识别两个目标3D影像中的特征点,并将两个目标3D影像通过特征点重合的方式拼接;其中,所述拼接模块通过一预设的样本3D模型的数据库训练以识别3D影像拼接时所用的特征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3D模型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3D模型生成装置包括一识别模块以及一训练模块,
对于一3D模型,所述识别模块用于识别3D模型及生成所述3D模型的素材3D影像中的特征点,并在素材3D影像中识别与所述3D模型中对应的特征点为训练特征点;
所述训练模块用于以3D影像中的训练特征点做训练数据获取目标特征点;
所述拼接模块用于将两个目标3D影像通过相同目标特征点重合拼接为3D模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3D模型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摄像机的数量大于2个,所述动态3D模型生成装置还包括一支撑架,所述3D摄像机均设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每一3D摄像机包括一红外线发射器及一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用于发射红外散斑场,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散斑场的反馈,所述移动装置通过红外散斑场获取人体的移动状态并根据所述移动状态移动所述支撑架。
7.一种影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生成方法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态3D模型生成装置生成一动态3D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盎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盎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56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