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gB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3370.0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1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郗丹;潘熙锋;王大友;崔利军;陈传;侯艳荣;王韵涵;闫果;刘向宏;冯勇;张平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04 | 分类号: | H01B12/04;H01B13/00;H01L39/12 |
代理公司: | 61214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姝泓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材 制备 多芯超导线 单芯棒 中心棒 预处理 前驱体粉末 热处理 超导性能 复合包套 孔型轧制 掺入 拉拔 线材 旋锻 组装 加工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gB2多芯超导线/带材的制备方法,在Mg粉和B粉中加入一定量的Mg(BH4)2,并对粉末进行预处理,而后制备Cu/Nb/MgB2单芯棒和Monel/Cu中心棒,并组装成“n+m”芯复合包套,其中n为Cu/Nb/MgB2单芯棒的数量、m为Monel/Cu中心棒的数量;再经过旋锻、拉拔、孔型轧制和平扎的方式加工成线/带材,最后热处理,得到MgB2多芯超导线/带材。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线/带材较未掺入Mg(BH4)2的前驱体粉末制备的线材,临界电流密度提升了42.31%,具有更加优异超导性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导线/带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gB2多芯超导线 /带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MgB2超导材料因具有较高的超导转变温度(39K)、无晶粒弱连接、加工容易且成本低廉等优点,目前被认为是最适用于制冷机工作温度下医疗核磁共振成像仪(MRI)用超导磁体的材料。
粉末装管法是目前制备MgB2超导线/带材的主要方法,根据前驱体的不同,又分为原位装管法(in-situ PIT)和先位装管法(ex-situ PIT)。In-situ法是采用Mg粉和B粉的混合粉末作为前驱体粉末,将其装入金属复合管中,加工成线/带材后进行热处理,在此过程中熔融态Mg向B扩散反应得到 MgB2,从而获得具有优异晶粒连接性的MgB2超导线/带材;Ex-situ法则选用已成相的MgB2粉末作为前驱体,装管后加工成线/带材,最后采用高温热处理弥合MgB2晶粒间的裂纹,提升其超导性能。
相较于ex-situ法制备的线材内部晶粒连接性较差、超导性能较低的缺点,in-situ法得到的线材则具有较高的临界电流,更能满足实际应用。但由于市场现有Mg粉颗粒粗大,导致加工多芯及长线的过程中存在Mg粉堆积致使包套破裂的问题产生;且粗大的Mg粉在热处理后熔化并向B扩散,导致线材中存在较大的孔洞,从而使得线材的填充率变低,连接性变差,损害其超导性能;除此之外,粗大的Mg粉热处理后获得晶粒尺寸较大的MgB2,而MgB2超导材料主要通过晶界钉扎来提升超导性能,粗大的MgB2晶粒会降低有效的钉扎中心,导致其在外界磁场下,临界电流衰减很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克服上述in-situ法制备MgB2超导线 /带材的不足,通过在Mg粉和B粉中加入一定量的Mg(BH4)2,并对粉末进行预处理,而后作为前驱体粉末制备MgB2多芯超导线/带材,获得具有优异超导性能的MgB2超导线/带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MgB2多芯超导线/带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Mg(BH4)2、Mg和B粉按照Mg(BH4)2与Mg粉的质量比为 19:100、Mg粉与B粉原子比为1:2的比例进行混合,研磨后进行热处理,得到前驱体粉末;
步骤2,在手套箱中将前驱体粉末装入Nb管中,而后将Nb管装入Cu 管中,通过旋锻或拉拔将其加工成Cu/Nb/MgB2单芯棒;
步骤3,将Cu棒放入Monel管中,通过旋锻或拉拔将其加工成Monel/Cu 中心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3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惯量传感器的校正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