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映储层产能的测井参数构建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3202.1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0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王磊;李军;刘志远;南泽宇;李浩;付维署;胡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映 产能 测井 参数 构建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反映储层产能的测井参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对目标储层段设置测井曲线图上自然伽马曲线、自然电位曲线的左右刻度;
2)在目标储层段计算每一个深度点i的重叠差ci:
其中,GRi为第i个深度点的自然伽马测井响应值,SPi为第i个深度点的自然电位测井响应值,i=1,2,...,n,n为深度点数目,GRL、GRR为自然伽马曲线的左刻度、右刻度,SPL、SPR为自然电位曲线的左刻度、右刻度;
3)当cic0,对目标储层段的孔隙度ap进行累加;
其中,c0为设定门槛值;
步骤3)包括:在目标储层段内逐点判断第i个深度点对应的重叠差ci是否满足设定门槛值c0,当cic0,对目标储层段的孔隙度ap进行累加,直到整个目标储层段计算完毕,此时得到的孔隙度ap,即为反应储层产能的参数;ap值越大,储层产能越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映储层产能的测井参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
固定自然伽马曲线的刻度,包括左刻度GRL、右刻度GRR;
保持自然电位曲线的左右刻度差不变,通过改变自然电位曲线的左右刻度移动自然电位曲线,直到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重叠程度最大,将此时自然电位曲线左刻度分别记为SPL、右刻度记为SP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映储层产能的测井参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自然电位曲线的左右刻度差为50m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映储层产能的测井参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对目标储层段的孔隙度ap进行累加:
api=api-1+pori*l (2)
其中,pori为测井解释孔隙度,l为测井采样深度间隔。
5.一种反映储层产能的测井参数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定模块,用于对目标储层段设置测井曲线图上自然伽马曲线、自然电位曲线的左右刻度;
重叠差计算模块,用于在目标储层段计算每一个深度点i的重叠差ci:
其中,GRi为第i个深度点的自然伽马测井响应值,SPi为第i个深度点的自然电位测井响应值,i=1,2,...,n,n为深度点数目,GRL、GRR为自然伽马曲线的左刻度、右刻度,SPL、SPR为自然电位曲线的左刻度、右刻度;
累加模块,用于对目标储层段的孔隙度ap进行累加;
累加模块执行以下步骤:在目标储层段内逐点判断第i个深度点对应的重叠差ci是否满足设定门槛值c0,当cic0,对目标储层段的孔隙度ap进行累加,直到整个目标储层段计算完毕,此时得到的孔隙度ap,即为反应储层产能的参数;ap值越大,储层产能越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映储层产能的测井参数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对目标储层段设置测井曲线图上自然伽马曲线、自然电位曲线的左右刻度:
固定自然伽马曲线的刻度,包括左刻度GRL、右刻度GRR;
保持自然电位曲线的左右刻度差不变,通过改变自然电位曲线的左右刻度移动自然电位曲线,直到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重叠程度最大,将此时自然电位曲线左刻度分别记为SPL、右刻度记为SPR。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映储层产能的测井参数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自然电位曲线的左右刻度差为50mv。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映储层产能的测井参数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对目标储层段的孔隙度ap进行累加:
api=api-1+pori*l (2)
其中,pori为测井解释孔隙度,l为测井采样深度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32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识别沉积相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基于缓坡三角洲薄层砂体刻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