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72922.6 | 申请日: | 2018-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2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可敬;刘信奎;李静静;战东红;娄丙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8/10;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蓄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和直流转换器,还包括: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内设有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其中,第一供电模块用于对动力电池组充电;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第二供电模块电连接,第二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用于在充电阶段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以使电池管理系统上电;第二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第二供电模块电连接,第二端与直流转换器电连接,用于在充电阶段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以使直流转换器上电;动力电池组或充电模块还用于在充电阶段通过直流转换器给蓄电池充电。本发明实现了动力电池组和蓄电池同时充电,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辆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国标规定充电桩充电插座低压电源电压平台为12V,而商用车蓄电池电压为24V,车辆动力电池组充电时,电池管理系统及其他部件使用车载蓄电池供电。
现有技术主要由整车控制器控制直流转换器工作,当车辆动力电池组充电时,钥匙关闭,直流转换器不工作,现有技术主要存在缺点:a)充电时整车下高压,故动力电池组无法给蓄电池充电;b)充电时直流转换器高压接触器断开,整车无高压供电;c)充电时直流转换器低压电断开,直流转换器不工作。但纯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组充电时需要加热或制冷(需要动力电池空调工作),其低压用电来源于蓄电池,受使用恶劣环境影响,若用电过多易造成蓄电池亏电,如果不能及时充电,甚至在动力电池组充满电后车辆无法上高压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以实现动力电池组和蓄电池同时充电,提高电动汽车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蓄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和直流转换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直流转换器均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组和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与所述直流转换器电连接,还包括:
充电模块,与外接充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充电模块内设置有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用于将所述外接充电电源提供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第一电流信号传输至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以对所述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
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模块的第二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在充电阶段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以使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上电;
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模块的第二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转换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用于在所述充电阶段导通其第一端与第二端以使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给所述直流转换器上电;
所述动力电池组或所述充电模块还用于在充电阶段通过所述直流转换器给所述蓄电池充电。
可选的,还包括:点火开关,所述点火开关分别与所述蓄电池、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点火开关用于在关闭时断开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端与所述蓄电池的传输路径以使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蓄电池断开;
所述点火开关还用于在关闭时断开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三端与所述蓄电池的传输路径以使所述直流转换器与所述蓄电池断开。
可选的,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与所述充电模块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用于产生充电确认信号并发送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充电确认信号时,将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传输至所述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充电确认信号时,将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传输至所述直流转换器以使所述直流转换器将所述第一电流信号转换成第二电流信号并传输至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29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汽车供电装置、系统及汽车
- 下一篇:充电座安装结构及电动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