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疏浚船水润滑轴承系统沙水离心分离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2824.2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6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白志山;胡晓雪;梁沛文;黄金艳;翟咏昕;蒋涛;胡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1/26 | 分类号: | B01D21/26;B04C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项丹 |
地址: | 2002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分离器 润滑轴承 疏浚 底流口 船水 密封容器 粒径 沙粒 水混合 溢流口 沉降 阀门 矿浆 离心分离装置 容器出气口 水润滑轴承 出气阀门 容器排 上升流 液位仪 轴封水 器壁 水封 排放 观察 | ||
本公开涉及疏浚船水润滑轴承系统沙水离心分离方法及装置,提供了一种疏浚船水润滑轴承系统沙水离心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疏浚船上的沙水混合矿浆打入离心分离器组;(b)打开离心分离器底流口的沉沙密封容器的沉沙容器出气阀门,观察液位仪直至该容器被液体完全充满后,关闭沉沙容器出气口阀门,使底流口由充满水的沉沙密封容器形成水封;(c)沙水混合矿浆在离心分离器内高速旋转,粒径大的沙粒被甩向器壁,然后从底流口缓慢沉降;粒径小的沙粒被上升流从离心分离器顶端溢流口带出;(d)溢流口出来的轴封水导入水润滑轴承系统中;(e)粒径大的沙粒在底流口沉降进入沉沙密封容器,即为积沙;以及(f)定期打开沉沙容器排沙口阀门将积沙进行排放。还提供了一种疏浚船水润滑轴承系统沙水离心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疏浚船水润滑轴承系统及离心分离领域,提供了一种疏浚船水润滑轴承系统沙水离心分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疏浚业是与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建设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具体可包括:1、开挖新航道、港口和运河;2、浚深、加宽和清理现有航道和港口;3、疏通河道、渠道,水库清淤;4、开挖码头、船坞、船闸等水工建筑物基坑;5、结合疏浚进行吹填造地、填海等工程;6、清除水下障碍物,等等。
在许多泵类产品中采用以自身输送的液体作为冷却润滑液的水润滑滑动轴承,已经成为产品设计的一种发展方向。对疏浚船用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更是如此,因为水润滑滑动轴承具有许多滚动轴承和油润滑滑动轴承无法比拟的优点。对于水润滑轴承而言,液体摩擦是最佳的工作条件。但是,由于水泵存在启动、停车和需要经常变动的运转工况,无法给水润滑轴承造成液体摩擦的最佳工作条件,致使轴承的对摩零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和磨损。轴承润滑的水质是一个影响泵润滑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通常,汲水泵中输运的水很容易含有大量的泥沙等颗粒物,会对轴承的轴瓦造成比较严重的磨损,同时加剧了轴的震动,影响其使用寿命。
现如今船上使用的是多级斜板沉淀的方法对沙水进行分离,经过沉淀分离后把分离出来的净水导入水润滑轴承中起到润滑和密封的作用,而沉淀下来的泥沙则回流到原来的取水管路中去和未经过处理的液体进入泥泵中。多级斜板沉淀的分离方法效果不理想:首先,当取水水质较差时,该分离器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有限,达不到水润滑轴承对水质的要求;其次,液体沉淀过程中产生的压降会妨碍泥沙回流。在液体在分离器中进行分离的时候因为流动受阻,液体肯定会有压降,当压降过大时不仅会影响泥沙的回流,而且对水润滑轴承的密封性能也有影响。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新颖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目前疏浚船上使用多级板进行泥沙分离方法处理水润滑轴承轴封水的不足,即当取水水质较差时,该分离器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有限,达不到水润滑轴承对水质的要求,液体沉淀过程中产生的压降会妨碍泥沙沉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疏浚船水润滑轴承系统沙水离心分离方法及装置,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疏浚船水润滑轴承系统沙水离心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疏浚船上的沙水混合矿浆打入离心分离器组;
(b)打开离心分离器底流口的沉沙密封容器的沉沙容器出气阀门,观察液位仪直至该容器被液体完全充满后,关闭沉沙容器出气口阀门,使底流口由充满水的沉沙密封容器形成水封;
(c)沙水混合矿浆在离心分离器内高速旋转,粒径大的沙粒被甩向器壁,然后从底流口缓慢沉降;粒径小的沙粒被上升流从离心分离器顶端溢流口带出;
(d)溢流口出来的轴封水导入水润滑轴承系统中;
(e)粒径大的沙粒在底流口沉降进入沉沙密封容器,即为积沙;以及
(f)定期打开沉沙容器排沙口阀门将积沙进行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2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流沉淀池单管高效吸泥装置及吸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化工污水用快速沉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