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2651.4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曹诗林;赖林浩;古伟明;杨宝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89/00 | 分类号: | C08L89/00;C08K5/053;C08K5/00;C08J5/18;C07K14/415;C07K1/3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膜 蛋白 虾壳 大豆分离蛋白 制备方法和应用 可食性 蛋白粗提物 混合溶液 理化性质 药物载体 抗菌性 抗氧化 可改变 膜材料 增塑剂 粘合性 资源化 染色 流延 色素 修饰 保鲜 废弃 配置 加工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膜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蛋白复合膜是将虾壳蛋白粗提物加入大豆分离蛋白、增塑剂、色素配置成混合溶液,再通过流延法制得。本发明充分对食品工业中废弃的虾壳进行资源化,提取其中的虾壳蛋白进行高附加值的利用,并且通过染色而对蛋白复合膜进行修饰加工,改变其颜色的同时,可改变蛋白复合膜的理化性质,增强其抗氧化性质、粘合性和抗菌性等性质。所得的蛋白复合膜可在食物保鲜和药物载体领域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农业结构的调整下,果蔬的生产发展在我国十分迅速,市场上的存贮量充足,果蔬产品的现存问题已由供应不足逐渐发展到相对过剩。目前,我国果蔬产后主要损失在果蔬的腐烂,产后损失率达20%~30%,保鲜不当是其腐烂的主要原因。我国果蔬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方向是在保证其营养质量的前提下,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延长果蔬的保鲜期。目前,涂膜保鲜法的市场发展前景较好,该保鲜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适用性广、性能稳定。而涂膜保鲜法中,石蜡被用作保鲜的涂膜剂广泛使用,虽然果蔬可因此大幅降低其失水性,阻断和种菌的侵蚀,但是涂膜在果蔬表面的石蜡膜层难以去除且难以降解,易被误食,带来安全隐患。
我国海洋面积广阔,由于虾蟹等甲壳类生物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可观。海水中虾蟹养殖量高,主要用于生活食用,导致的甲壳废弃物数量也相当大,这些废弃物大部分被当作垃圾处理,浪费资源的同时又污染了环境;少部分被用作猪等牲畜的饲料添加剂、几丁质生产原材料和重金属污水处理剂。研究表明,大部分的虾壳废弃物自身含有多种有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的组分,可利用现代生物和化学方法从其中提取我们所需物质,如蛋白质、虾青素及甲壳素。虾壳的主要成分为钙质、蛋白质、虾青素和几丁质,这几种组分的总含量达到虾蟹壳干重的99%以上,其中蛋白质约占其干重的五分之一,营养丰富,可以加工为调味剂或饲料添加剂,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制得的蛋白膜厚度均匀。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该蛋白复合膜是将虾壳蛋白粗提物加入大豆分离蛋白、甘油、色素配置成混合溶液,再通过流延法制得。
优选地,所述虾壳蛋白粗提物的提取方法为:称取粉碎的虾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于70~100℃下水浴,过滤弃去滤渣,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边搅拌边加入乙醇溶液使蛋白充分沉淀、静置、过滤,收集滤渣,即为虾壳蛋白粗提取物。
更为优选地,所述虾壳的质量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g:10~40mL;所述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5wt.%;所述水浴的时间为1h~3h;所述乙醇溶液为上清液体积的1~10倍。
优选地,所述色素为栀子黄色素或葡萄皮红色素。
优选地,所述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甘油的质量、色素的质量与所述虾壳蛋白粗提取物的体积比为(3~5)g:(0~6)g:(0.4~0.8)g:100mL。
优选地,所述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半径为4~6cm,该复合膜的厚度为0.2~0.3cm。
上述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提取蛋白质:将虾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70~100℃反应后,向过滤后所得上清液中加入乙醇溶液进行醇沉,制得蛋白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2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