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2651.4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曹诗林;赖林浩;古伟明;杨宝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89/00 | 分类号: | C08L89/00;C08K5/053;C08K5/00;C08J5/18;C07K14/415;C07K1/3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膜 蛋白 虾壳 大豆分离蛋白 制备方法和应用 可食性 蛋白粗提物 混合溶液 理化性质 药物载体 抗菌性 抗氧化 可改变 膜材料 增塑剂 粘合性 资源化 染色 流延 色素 修饰 保鲜 废弃 配置 加工 应用 | ||
1.一种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该蛋白复合膜是将虾壳蛋白粗提物加入大豆分离蛋白、甘油、色素配置成混合溶液,再通过流延法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虾壳蛋白粗提物的提取方法为:称取粉碎的虾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于70~100℃下水浴,过滤弃去滤渣,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边搅拌边加入乙醇溶液使蛋白充分沉淀、静置、过滤,收集滤渣,即为虾壳蛋白粗提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虾壳的质量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g:10~40mL;所述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5wt.%;所述水浴的时间为1h~3h;所述乙醇溶液为上清液体积的1~10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素为栀子黄色素或葡萄皮红色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甘油的质量、色素的质量与所述虾壳蛋白粗提取物的体积比为(3~5)g:(0~6)g:(0.4~0.8)g:100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半径为4~6cm,该复合膜的厚度为0.2~0.3c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提取蛋白质:将虾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70~100℃反应后,向过滤后所得上清液中加入乙醇溶液进行醇沉,制得蛋白溶液;
S2.将蛋白溶液与大豆蛋白、甘油混合后在40~70℃进行反应;
S3.在步骤S2所得溶液中加入色素于60~80℃搅拌溶解,所得溶液在75~80℃成膜,即为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5~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0~45min。
10.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食性虾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在食物保鲜和药物载体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26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