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站站台限界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72289.0 | 申请日: | 2018-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3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立滨 | 
| 主分类号: | G01B11/14 | 分类号: | G01B11/14;G01B11/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110166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站站台 限界测量 测量 调节轮组件 测量机构 控制模块 车体 激光测距传感器 手持式控制终端 非接触式测量 激光控制模块 激光驱动模块 行走驱动机构 测量效率 固定轮组 人力物力 行走控制 站台限界 自动测量 轮机构 体积小 伸长 车架 盒体 限界 收缩 重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站站台限界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车体、测量机构和控制模块,所述车体包括车架、固定轮组调节轮机构和行走驱动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盒体、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激光驱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行走控制模块、激光控制模块和手持式控制终端;该测量方法包括:步骤一、调节轮组件的伸长;步骤二、车站站台限界测量装置行走;步骤三、车站站台限界测量;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直到完成整个站台限界测量;步骤五、调节轮组件的收缩。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对车站站台限界自动测量,实现非接触式测量,测量效率高,节省了人力物力,体积小,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站站台限界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站站台限界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车站站台限界是指车站站台边缘与车站轨道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和站台面距离车站轨道踏面的高度。车站站台边缘与车站轨道中心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避免车站站台发生倾限情况,从而保证行车安全。一般车站站台与轨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750mm,站台面与车站轨道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250mm。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高速列车使我们的出行更加舒适、便捷。为了确保列车进站时行驶安全,实现在运输繁忙的干线上不中断行车的条件下完成限界检测,须对铁路站台的限界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检测。现阶段铁路对沿线建筑物、构筑物尤其是站台的限界要求非常严格,严禁侵限,而站台因为有车体宽度限制,限界绝对不能超过规定限制,如果超出限界可能会发生灾难性事件。
目前的车站站台限界测量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车站站台限界测量装置的宽度一般大于车站轨道的宽度,以使车站站台限界测量装置安装在轨道踏面上行走,这样使得车站站台限界测量装置体积大,不容易携带;
第二,车站站台限界测量装置中的测量机构一般通过支撑件安装在车站站台限界测量装置的中部,这样增加了车站站台限界测量装置的高度,同时使得其结构复杂,成本高;
第三,车站站台限界测量装置不适合低温环境工作,所以应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车站站台限界测量装置,其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对车站站台限界自动测量,实现非接触式测量,测量效率高,节省了人力物力,体积小,成本低,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站站台限界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车站轨道踏面前后移动的车体、安装在所述车体上且对车站站台限界进行测量的测量机构和对所述车体与所述测量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模块,所述车体包括车架、设置在所述车架一端的固定轮组、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且能收缩或者伸长的调节轮机构和驱动所述固定轮组与所述调节轮机构沿轨道踏面行走的行走驱动机构,所述调节轮机构包括安装在车架底部的滑轨组件、安装在所述滑轨组件上且能收缩在车架底部或者伸出车架底部的调节轮组件和将所述调节轮组件与车架之间锁紧的锁紧机构,所述调节轮组件上设置有限位座,所述调节轮组件的上侧面低于所述车架底部,所述车架靠近所述固定轮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拉手,所述车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拉手;
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安装在车架上且靠近所述固定轮组的盒体、设置在盒体内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和驱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进行360°扫描的激光驱动模块,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加热模块和呈水平布设的水平泡,所述盒体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供观察水平泡的开口部,所述盒体朝向所述固定轮组的右侧面上设置有供激光测距传感器发射的激光透过的第一玻璃窗,所述盒体朝向所述调节轮组件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供激光测距传感器发射的激光透过的第二玻璃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立滨,未经吴立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2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