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车身升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9649.1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9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方剑;杨报军;祝运峰;许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7/16;B66C1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框架 电动葫芦 白车身 框体 剪式连杆 升降装置 对称式 上支架 起吊 托撑 框架底边 框体开口 铅垂方向 安装架 勾挂 晃动 挂钩 保证 | ||
1.一种白车身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11)和相对的两侧框架(12),上框架(11)和两侧框架(12)围成的框体(10)开口向下,两侧框架(12)底边上设置有托撑白车身(1)的托撑单元(40),剪式连杆(20)一端与上框架(11)相连、另一端与上支架(2)相连,两电动葫芦(21)分别与上支架(2)相连,两电动葫芦(21)的挂钩对称式地勾挂在上框架(10)上,电动葫芦(21)驱使框体(10)沿铅垂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30),限位机构(30)包括布置在框体(10)外侧上支架(2)上的气缸(31),气缸(31)的活塞杆(311)杆端与限位杆(32)相连,气缸(31)水平布置且驱使限位杆(32)处于上框架(11)的下方限制框体(10)向下移动或处于框体(10)移动路径的避让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车身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框体(10)外周的上支架(2)上均匀间隔布置有四个限位机构(30),所述上支架(2)上固定有间隔布置的两支承套(33),两支承套(33)与限位杆(32)配合限制限位杆(32)沿其杆长方向移动,所述限位杆(32)上远离框体(10)的一端与气缸(31)的活塞杆(311)杆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车身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11)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杆(13)置于螺纹孔内,气缸(31)驱使限位杆(32)处于上框架(11)的下方时,限位杆(32)位于螺杆(13)沿其杆长方向移动的路径上,所述螺杆(13)下端设置有垫块(1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架(12)上布设有导杆(14),导杆(14)的杆长方向与待起吊白车身(1)车长方向一致,立杆(15)上的滑套与导杆(14)配合构成立杆(15)沿导杆(14)杆长方向的滑移配合,立杆(15)上端通过螺栓与侧框架(12)相连、下端设置有托撑单元(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车身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撑单元(40)包括托撑管(41),所述两托撑管(41)分别自侧框架(12)底部和立杆(15)下端水平向框体(10)内侧悬伸,托撑管(41)管长方向与待起吊白车身(1)的车宽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车身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撑管(41)为伸缩管状且截面为方形,托撑管(41)的悬伸端上设置有防滑块(42),所述防滑块(42)上开设有缺口(43),白车身(1)底部的凸柱置于缺口(43)内限制白车身(1)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96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模具安装起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塔中的塔筒吊装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