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换模的铜带包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3345.4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5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方;张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旺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5/02;H01B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带 铝杆 挤压机构 折弯机构 挤压 折弯 包覆装置 换模 传送方向 工艺要求 光缆制造 活动设置 控制方式 上下贴合 固定铜 辊轮 模具 自动化 施加 保证 | ||
1.一种免换模的铜带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压机构(1)和折弯机构(2),所述挤压机构(1)用于固定所述铜带(3)与铝杆(4)且保证二者的上下贴合性,所述折弯机构(2)相对于所述铝杆(4)活动设置,用于对所述铜带(3)边缘施加所需方向的力,从而使其围绕所述铝杆(4)进行折弯,其中,所述挤压机构(1)和折弯机构(2)均可在所述铜带(3)的传送方向上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换模的铜带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1)包括上挤压部(11)和下挤压部(12),所述上挤压部(11)上下活动设置,用于对放置于所述铜带(3)之上的铝杆(4)施加竖直向下的力,所述下挤压部(12)固定设置,用于对所述铜带(3)进行依托,其中,所述下挤压部(12)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铝杆(4)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换模的铜带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挤压部(11)与气缸连接,用作其上下运动的动力源,所述下挤压部(12)以及所述气缸缸体通过支撑结构固定,所述支撑结构与随动动力装置连接,所述随动动力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上挤压部(11)和下挤压部(12)在所述铝杆(4)传送的方向上的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换模的铜带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机构(2)对称设置于所述铝杆(4)传送方向上的左右两侧,且沿所述铝杆(4)长度方向并列设置有两组,所述折弯机构(2)包括辊轮(21)、横向动力装置和纵向动力装置(22),所述纵向动力装置(22)用于控制所述辊轮(21)的上下运动,所述横向运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辊轮(21)的水平运动;所述折弯机构(2)与所述随动动力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换模的铜带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动力装置、纵向动力装置(22)和随动动力装置均为丝杆组件,且三者所对应的丝杆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换模的铜带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挤压部(11)包括固定座(11a)以及与所述固定座(11a)转动连接的两滚轮(11b),两所述滚轮(11b)关于所述铝杆(4)轴线的长度方向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滚轮(11b)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铝杆(4)的轴线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换模的铜带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1b)与所述铝杆(4)贴合的表面为圆弧面。
8.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换模的铜带包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沿所述铜带(3)传送方向上的第一组折弯机构(2)中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带动所述辊轮(21)运动至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铜带(3)底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铝杆(4)二者间距离等于二者半径和的位置;
步骤二:启动沿所述铜带(3)传送方向上的第二组折弯机构(2)中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带动所述辊轮(21)运动至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铝杆(4)顶部且二者间的垂直距离等于二者半径和,水平方向上与所述铝杆(4)二者间距离大于等于二者半径长加所述铜带(3)厚度和的位置;
步骤三:保持所述铜带(3)和铝杆(4)以同样的速度进行传送,且保证所述铜带(3)与所述铝杆(4)底部相切设置,同时启动两组所述折弯机构(2)中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两组所述折弯机构(2)与所述铜带(3)的随动,且使得所述气缸对所述铝杆(4)进行挤压;
步骤四:第一组所述辊轮(21)将所述铜带(3)的左右两侧自下向上弯折,弯折后的所述铜带(3)运行至第二组所述辊轮(21)处,由第二组所述辊轮(21)实现所述铜带(3)由外侧向内侧的水平弯折;
步骤五:停止两组所述折弯机构(2)与所述铜带(3)的随动,且通过控制电机转动,使得各机构在与所述铜带(3)和铝杆(4)不发生干涉的情况下返回至初始位置;
步骤六:重复上述过程,从而按照不同节段完成所述铜带(3)在所述铝杆(4)外表面的包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换模的铜带包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5中各机构的返回速度大于其各自的工作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33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