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3145.9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5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敬之;中野敬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1.一种轮胎,具有朝向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了的胎面部,
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具有:
外侧胎面端,其在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的外侧;
内侧胎面端,其在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的内侧;
第1主沟至第3主沟,它们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以及
陆地部,其被所述第1主沟至第3主沟划分,
所述第1主沟构成为:其沟中心线配置于比轮胎赤道靠所述内侧胎面端侧的位置,并且,从轮胎赤道到所述沟中心线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为胎面半宽的5%至25%,
所述第2主沟配置在所述第1主沟与所述内侧胎面端之间,并且,从轮胎赤道到所述第2主沟的沟中心线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2为胎面半宽的35%至65%,
所述第3主沟配置在轮胎赤道与所述外侧胎面端之间,并且,从轮胎赤道到所述第3主沟的沟中心线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3为胎面半宽的25%至55%,所述第3主沟的沟宽度比所述第1主沟以及所述第2主沟的沟宽度小,
所述陆地部包括:
内侧胎冠陆地部,其被划分在所述第1主沟和所述第2主沟之间,构成为未设置有沟以及封闭沟的平滑肋;
外侧胎冠陆地部,其被划分在所述第1主沟和所述第3主沟之间,且具有比所述内侧胎冠陆地部大的轮胎轴向的宽度;
内侧胎肩陆地部,其在所述第2主沟与所述内侧胎面端之间;以及
外侧胎肩陆地部,其在所述第3主沟与所述外侧胎面端之间,
在所述外侧胎冠陆地部、所述内侧胎肩陆地部以及所述外侧胎肩陆地部,分别设置有在所述陆地部内闭合的多个封闭沟,
所述封闭沟包括深底封闭沟以及浅底封闭沟,所述深底封闭沟与所述浅底封闭沟的深度彼此不同,
从所述第1主沟的边缘到所述外侧胎冠陆地部的封闭沟的边缘的最短距离、以及从所述第3主沟的边缘到所述外侧胎冠陆地部的封闭沟的边缘的最短距离比所述第1主沟的沟宽度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侧胎冠陆地部、所述内侧胎肩陆地部以及所述外侧胎肩陆地部中的至少一个,分别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有所述深底封闭沟和所述浅底封闭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封闭沟在轮胎轴向上呈横长状,并且,其长边方向与轮胎轴向之间的角度为0至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沟包括:设置于所述内侧胎肩陆地部的内侧胎肩封闭沟;设置于所述外侧胎肩陆地部的外侧胎肩封闭沟;以及设置于所述外侧胎冠陆地部的外侧胎冠封闭沟,
所述内侧胎肩封闭沟具有比所述外侧胎肩封闭沟以及所述外侧胎冠封闭沟小的轮胎轴向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胎肩封闭沟、所述外侧胎肩封闭沟以及所述内侧胎冠封闭沟分别具有10至30mm的轮胎轴向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主沟以及所述第2主沟分别具有5.0至15.0mm的沟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主沟具有2.5至6.0mm的沟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主沟、所述第2主沟以及所述第3主沟分别具有4.0至7.0mm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沟具有从沟底部向轮胎径向外侧以直线状延伸的一对沟壁,
所述第1主沟的所述一对沟壁间的角度θ1以及所述第2主沟的所述一对沟壁间的角度θ2为45°至7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主沟的所述一对沟壁间的角度θ3为0°至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31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后轮连接轴
- 下一篇:一种重载用充气子午线轮胎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