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旋白蛋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60257.9 | 申请日: | 2018-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5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瑾;白钰;李思迪;李学平;侯信;原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A61L27/52;A61L27/22;A61L27/5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凝胶 制备 白蛋白 二硫键 牛血清白蛋白 生物相容性 谷胱甘肽 力学性能 生理条件 制备工艺 重新组装 变性剂 还原剂 成链 巯基 尿素 还原 注射 | ||
本发明公开解旋白蛋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尿素为变性剂、以谷胱甘肽为还原剂将牛血清白蛋白中链内的二硫键还原为巯基,使其重新组装成链间的二硫键。使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水凝胶,不仅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在生理条件下可注射、力学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医用水凝胶领域,更加具体地说,涉及以尿素为变性剂、以谷胱甘肽为还原剂制备的解旋蛋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凝胶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并且含水量高,有很强的可变性,原位可注射水凝胶可将手术创伤降至最小,已被广泛用于药物运输和再生医学。用于制作凝胶的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但是天然材料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往往机械性能较差。近年来,为改变这一情况,研究者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将两种蛋白或将蛋白与其他大分子复合制备双网络水凝胶,二是设计多肽,使其自组装形成水凝胶。但是这两种方法制备工艺复杂且不能保证凝胶的生物相容性。
牛血清白蛋白(BSA),由于其良好的溶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受到广泛关注,已有许多以BSA为原料制备的水凝胶,比如用含有特定基团的材料修饰BSA表面,使修饰后的BSA在生理条件下可形成凝胶,但这种方法操作复杂,制备过程中引入的物质过多且制备周期长;还有使用热变性BSA或者用二硫苏糖醇(DTT)还原的BSA制备的水凝胶,但是这些水凝胶往往力学性能差,而且不适用于人体条件,不能实现生理条件下的可注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解决以天然高分子为原料制备的水凝胶力学性能差,以合成高分子为原料的水凝胶生物相容性差的问题,提出以BSA为原料制备可注射水凝胶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解旋白蛋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原料,尿素为变性剂,谷胱甘肽为还原剂进行制备,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将牛血清白蛋白置于尿素的PBS溶液中,室温20—25摄氏度下进行震荡反应,以使牛血清白蛋白进行解旋,得到牛血清白蛋白的解旋溶液;其中PBS溶液为磷酸钠缓冲溶液,pH为7—8;将牛血清白蛋白置于尿素的PBS溶液中,每毫升PBS溶液中尿素和牛血清白蛋白的质量比为(1.5—5.5):1;
在步骤1中,震荡反应时间为10—60min。
在步骤1中,PBS溶液的pH为7.5—8。
在步骤1中,尿素和牛血清白蛋白的质量比为(2.5—5):1。
步骤2,向步骤1制备的牛血清白蛋白的解旋溶液中加入还原剂谷胱甘肽混合均匀后,在35—38摄氏度下进行恒温加热,以形成水凝胶,其中每毫升解旋溶液中谷胱甘肽和原料牛血清白蛋白的质量比为(0.01—0.15):1。
在步骤2中,在36—37摄氏度下恒温加热反应3—5min。
在步骤2中,谷胱甘肽和原料牛血清白蛋白的质量比为(0.05—0.12):1。
在步骤2中,使用倒置法判断凝胶是否形成,将盛有溶液的装置(离心管)倒置10min,若无液体流动即认为已成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02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