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覆锭子的锭座加工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7989.2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5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奇;赵林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02 | 分类号: | B21D51/02;B21D41/02;B21D22/02;B21D37/10;B21D37/16;D01H7/10 |
代理公司: | 33227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潘杰;白洪长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锭座 加工成型 冲压 扩口段 圆钢管 封口 锥形过渡段 包覆锭子 端部限位 扩口 加工设备要求 包覆丝机 材料成本 成型冲头 成型模座 方法使用 扩口冲头 扩口模座 实心圆钢 报废率 上圆柱 下圆柱 锭子 压平 加工 替代 配合 | ||
1.一种包覆锭子的锭座加工成型方法,该锭座(6)为T型套状,即内部形成上圆柱孔和下圆柱孔构成的T型孔,其特征在于该锭座加工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利用扩口冲头(3)配合扩口模座(2)对圆钢管(1)一端进行冲压扩口,其中扩口模座(2)内形成由上圆柱孔和下圆柱孔构成的T形模腔,上圆柱孔为扩口模腔(201),下圆柱孔为钢管定位腔A(202);扩口冲压过程为:对圆钢管(1)一段进行高频加热,将加热后的圆钢管(1)放入扩口模座(2)的T形模腔内,圆钢管(1)的加热段(101)位于所述扩口模腔(201)内,圆钢管(1)未加热段(102)位于钢管定位腔A(202)内,利用扩口冲头(3)对圆钢管(1)的加热段(101)进行冲压扩口,冲压同时,扩口冲头(3)对圆钢管(1)加热段(101)端部限位封口,冲压扩口后的圆钢管(1)加热段(101)形成圆柱状的扩口段(103),扩口段(103)与圆钢管(1)未加热段(102)之间形成锥形过渡段(104);
二、利用成型冲头(4)与成型模座(5)对圆钢管(1)的扩口段(103)和锥形过渡段(104)冲压成型,其中成型模座(5)内形成由上圆柱孔和下圆柱孔构成的T形模腔,上圆柱孔为成型模腔(501),下圆柱孔为钢管定位腔B(502);成型冲压过程为:将步骤一冲压扩口后的圆钢管(1)放入成型模座(5)的T形模腔内,圆钢管(1)的扩口段(103)和锥形过渡段(104)位于所述成型模腔(501)内,圆钢管(1)的未扩口段(105)位于钢管定位腔B(502)内,利用成型冲头(4)对圆钢管(1)的扩口段(103)和锥形过渡段(104)进行冲压形成所述锭座(6),冲压同时,成型冲头(4)对圆钢管(1)扩口段(103)端部限位封口压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锭子的锭座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冲头(3)的冲头部位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管孔定位部A(301)、扩口导向部(303)、扩口段成型部(304)、限位部(305),管孔定位部A(301)是与所述圆钢管(1)的管孔配合定位的圆锥台;所述扩口导向部(303)位于管孔定位部A(301)与扩口段成型部(304)之间,且扩口导向部(303)由管孔定位部A(301)朝扩口段成型部(304)形成逐渐变大的圆锥状;所述扩口段成型部(304)是与圆钢管(1)扩口后的扩口段(103)配合的圆锥台;所述限位部(305)是位于扩口段成型部(304)的根部,限位部(305)对圆钢管(1)扩口段(103)的端部限位形成封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覆锭子的锭座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孔定位部A(301)的锥角为2°~16°,所述扩口导向部(303)的锥角为80°~120°,所述扩口段成型部(304)的锥角为1°~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覆锭子的锭座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孔定位部A(301)与所述扩口导向部(303)之间设有过渡导向锥面(302),过渡导向锥面(302)的锥角为80°~1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覆锭子的锭座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导向锥面(302)的锥角大于所述扩口导向部(303)的锥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覆锭子的锭座加工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05)对所述圆钢管(1)的扩口段(103)端部形成完整限位封口或局部限位封口,完整限位封口是指限位部(305)对扩口段(103)的端面完整限位,局部限位封口是指限位部(305)对扩口段(103)的端面局部限位,且局部限位时,限位部(305)为环形阵列的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79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材蜂窝芯打孔涂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茶叶罐冲压检测用固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