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驱动智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7500.1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9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邵国良;陈志达;文金辉;赵辉;李相哲;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泓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26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驱动 智能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驱动智能控制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整车驱动控制进行统一管理等技术问题。本车辆驱动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供电模块相连,所述的控制器通过隔离电平检测模块与至少一个被检测设备相连,所述的控制器通过传感器输入采集模块与至少一个传感器相连,所述的控制器通过驱动控制模块与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的驱动装置相连。优点在于:可以方便快捷地装置于汽车中,方便整车驱动控制集成统一管理,具有良好安全性能,集成度高,功能扩展性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驱动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在控制精度、控制范围、智能化和网络化等多方面有了较大突破。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已成为衡量现代汽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现有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无法对整车驱动控制进行统一管理。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基本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U)、驱动器和控制程序软件等部分组成,其与车上的机械系统配合使用(通常与动力系统、底盘系统和车身系统中的子系统融合),并利用电缆或无线电波互相传输讯息,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防滑控制系统、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电子助力转向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底盘综合控制系统、车身电子安全系统、信息通讯系统。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无法对整车驱动控制进行统一管理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对整车驱动控制进行统一管理的车辆驱动智能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车辆驱动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供电模块相连,所述的控制器通过隔离电平检测模块与至少一个被检测设备相连,所述的控制器通过传感器输入采集模块与至少一个传感器相连,所述的控制器通过驱动控制模块与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的驱动装置相连。
在上述的车辆驱动智能控制装置中,所述的隔离电平检测模块包括反向隔离电路,所述的反向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与被检测设备相连,所述的反向隔离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前后级隔离电路与逻辑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逻辑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
在上述的车辆驱动智能控制装置中,所述的驱动控制模块包括控制隔离电路,所述的控制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的控制隔离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设备驱动电路与外部设备的驱动装置相连。
在上述的车辆驱动智能控制装置中,所述的传感器输入采集模块包括模拟前端电路,所述的模拟前端电路的输入端与传感器相连,所述的模拟前端电路的输出端与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运放跟随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运放跟随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
在上述的车辆驱动智能控制装置中,所述的控制器通过CAN隔离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CAN通讯;所述的CAN隔离通信模块包括通信隔离电路,所述的通信隔离电路的两端分别与控制器和通信收发电路相连,所述的通信收发电路与外部设备相连。
在上述的车辆驱动智能控制装置中,所述的供电模块包括供电电源,所述的供电电源通过电源处理模块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的供电电源通过线性模拟前端采样模块与控制器相连。
在上述的车辆驱动智能控制装置中,所述的线性模拟前端采样模块包括模拟采样电路,所述的模拟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相连,所述的模拟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采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采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采样隔离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采样隔离电路的输出端与采样跟随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采样跟随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泓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泓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7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