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率检测电路、装置和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7218.3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9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0 | 分类号: | H04B17/10;H04B17/15;H04B1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志博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0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5238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检测 电路 装置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率检测电路、装置和移动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功率检测电路的设计成本较高和PCB布板面积较大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射频模块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N个第二输出端,检测通路包括检波器,第一射频通路包括耦合器、第一射频测试座和第一天线模块,耦合器的第一端与第一射频测试座连接,第一射频测试座与第一天线模块连接,每个第二射频通路分别包括一个第二射频测试座和与一个第二射频测试座连接的第二天线模块,输入端通过检波器与耦合器的耦合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耦合器的第二端连接,每个第二输出端分别与一个第二射频通路上的第二射频测试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检测电路、装置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802.11系列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中的天线由早期的单输入单输出发展到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简称MIMO)形式。例如,无线连接(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由单一2.4G频段演变为2.4G频段+5G频段,并且由过去的1*1电路结构演变为N*N电路结构,目前比较常见的为WiFi 2*2电路结构。
目前,对于WiFi功率检测电路,通常采用闭环功率控制(Closedloop powercontrol,简称CLPC)的方案,参考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WiFi功率检测电路(图中以两条射频通路为例说明)包括无线模块,检测通路和两个射频通路,无线模块包括两个输出端和输入端,检测通路包括检波器,每个射频通路分别包括滤波器,耦合器和天线模块,且滤波器,耦合器和天线模块依次连接,无线模块的每个输出端分别与射频通路的滤波器连接,输入端通过检测通路的检波器分别与两个射频通路的耦合器相连。但伴随着移动终端的尺寸越来越小的趋势,使得对设计成本和PCB布局面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检测电路、装置和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功率检测电路的设计成本较高和PCB布板面积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检测电路,电路包括:射频模块、检测通路、第一射频通路和N个第二射频通路;
该射频模块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N个第二输出端,该检测通路包括检波器,该第一射频通路包括耦合器、第一射频测试座和第一天线模块,该耦合器的第一端与该第一射频测试座连接,该第一射频测试座与该第一天线模块连接,每个第二射频通路分别包括一个第二射频测试座和与一个第二射频测试座连接的第二天线模块,该输入端通过该检波器与该耦合器的耦合端连接,该第一输出端与该耦合器的第二端连接,每个第二输出端分别与一个第二射频通路上的第二射频测试座连接;
其中,在目标第二射频测试座与该第一射频测试座连通的情况下,与该目标第二射频测试座连接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射频信号依次通过该目标第二射频测试座、该第一射频测试座以及该耦合器返回到该输入端;其中,该目标射频测试座为N个第二射频测试座中的一个,该N为正整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检测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功率检测电路,方法包括:
获取输入端输入的输入功率;
根据输入功率以及预设映射关系获取一个射频通路的输出功率;
在输出功率与目标功率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修正预设映射关系,预设映射关系包括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映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7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