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裂隙岩体边坡原位重力式挡墙构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3113.0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袁维;王伟;李建朋;李宗鸿;李家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吴梅锡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坡 重力式挡墙 裂隙岩体 注浆导管 坡面 二次注浆 风化能力 施工空间 钻孔孔位 注浆体 布设 帆布 掉块 注浆 钻孔 崩塌 混凝土 下放 铺设 节约 | ||
1.一种裂隙岩体边坡原位重力式挡墙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坡面布设钻孔孔位,钻孔完成后在孔中下放注浆导管;
采用二次注浆方法通过所述注浆导管注浆形成注浆体;
在坡面铺设混凝土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隙岩体边坡原位重力式挡墙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坡面布设钻孔孔位,钻孔完成后下放注浆导管,包括:
待边坡开挖成型后,清除表面浮石、局部松动体,采用浆砌片石或素混凝土平整边坡表面;
在坡面按照矩形阵列布设钻孔孔位,钻孔完成后下放注浆导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裂隙岩体边坡原位重力式挡墙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二次注浆方法通过所述注浆导管注浆形成注浆体,包括:
按照海拔高度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采用二次注浆方法通过所述注浆导管进行注浆,从而形成注浆体;
其中,每行注浆导管包括多个第一注浆导管和多个第二注浆导管,任意两相邻第一注浆导管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注浆导管;在对每行注浆导管进行注浆时,先对各个第一导管同时进行注浆,再对各个第二导管同时进行注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隙岩体边坡原位重力式挡墙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二次注浆方法通过所述注浆导管注浆形成注浆体,包括:
采用压力注浆法注入添加速凝剂的水泥浆;
预定时间后,采用回旋注浆法注入不添加速凝剂的水泥浆,形成注浆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隙岩体边坡原位重力式挡墙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坡面铺设混凝土帆布,包括:
设置排水系统;
在所述排水系统及坡面上铺设混凝土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裂隙岩体边坡原位重力式挡墙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排水系统包括:
在坡顶开挖截水沟,在坡脚开挖排水沟轮廓;
在坡面钻孔并安装泄水管;
在坡面铺设排水管,通过所述排水管连接所述泄水管、所述截水沟和所述排水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裂隙岩体边坡原位重力式挡墙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管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的正切值不小于4%,所述泄水管的一端埋入边坡本体,在与坡面垂直的方向上所述泄水管埋设在边坡本体内的一端比所述注浆导管埋设在边坡本体内的一端深0.5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裂隙岩体边坡原位重力式挡墙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管呈矩形阵列布设,每列泄水管连接同一根排水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裂隙岩体边坡原位重力式挡墙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排水系统及坡面上铺设混凝土帆布,包括:
在所述截水沟、所述排水沟和所述坡面整体铺设混凝土帆布;
在混凝土帆布上开孔使所述注浆导管的外露端穿过所述混凝土帆布;
在所述外露端安装垫片,通过所述垫片向所述垫片与所述坡面之间的所述混凝土帆布施加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裂隙岩体边坡原位重力式挡墙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片面积大于混凝土帆布上的开孔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31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空三角弧形挡墙
- 下一篇:裂隙岩体边坡原位重力式挡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