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0278.2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1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臧重庆;臧昊哲;杨国星;张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5/08;H01B7/22;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充电 专用 电缆 软体 导线 电极 连接 结构 | ||
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包括绝缘电极套管、软体导线和电缆电极,软体导线套嵌在绝缘电极套管内部,其一端与电缆电极连接;所述软体导线包括冷却液内管和导体部分,所述冷却液内管贯穿套嵌在导体部分的中心,且冷却液内管为中空结构,其中空部分为冷却液内通道,绝缘电极套管与导体部分之间设置有截面为环状的冷却液外通道;本发明流动的冷却液可以带走电缆工作时产生的热,可以解决上述充电桩干式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的过热问题,实用性非常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大功率充电桩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目前在国内外均是空白。随着燃液汽车的消失,与其相伴的加液站也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将是遍布全国各地的充电站,充电站的硬件设施是大功率充电桩。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规格的充电桩产品,这些充电桩产品可以根据其功率大小归类划分,目前,中功率充电桩的电源与充电枪之间的连接,用的是干式集成电缆。这种电缆与公知的普通电缆不同,它的内部不仅有动力线和接地线,还有信号线等。电缆长度在6米到10米之间。这种中功率充电桩,因干式集成电缆的散热条件不好,以同辆电动公交车充电为例,若用中功率充电桩充电,充满电瓶需用三个小时;若用大功率充电桩充电,充满电瓶只需用15分钟,或用时更少。这种大功率充电桩,面临的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电缆的散热问题。
公知的中功率充电桩干式电缆。有两根直流充电动力线DC+和DC-,每根动力线导体的截面是70平方毫米, 它一端连接的接头是标准铜鼻子; 另一端连接的接头是充电枪的接线端子。公知的冷挤压连接方式有二种:1六方挤压;2缩管挤压。这二种连接方式,通常也用于: 其它领域公知的电缆或导线与标准铜鼻子或接头的连接。但是这二种连接方式,对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不适用。因为所述的六方挤压和缩管挤压连接方式,均是用于干式电缆与接头的连接,而不是用于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和电极的压接; 也不是用于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和充电枪液冷端子的压接。
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它有三个零件需要冷挤压连接: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电极; 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软体导线;大功率充电枪专用液冷端子。这三者的装配关系:中间是软体导线;一端连接液冷电缆电极;另一端连接充电枪专用液冷端子。电缆电极与软体导线; 液冷端子与软体导线需要冷挤压连接。因为电缆电极、软体导线、液冷端子这三个零件均是液冷的,它们之间有冷却水内通道。三个零件的冷却水内通道是贯通的。若用六方挤压或缩管挤压连接电缆电极、软体导线、液冷端子,冷却水的内通道就会堵塞而不通, 所谓的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就有其名而无实,加电后必烧坏无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冷电缆用软体导线与电缆电极的连接结构,包括绝缘电极套管、软体导线和电缆电极,软体导线套嵌在绝缘电极套管内部,其一端与电缆电极连接;
所述软体导线包括冷却液内管和导体部分,所述冷却液内管贯穿套嵌在导体部分的中心,且冷却液内管为中空结构,其中空部分为冷却液内通道,绝缘电极套管与导体部分之间设置有截面为环状的冷却液外通道;
所述电缆电极包括电极管道、电缆电极进液口和导线连接口,所述电缆电极进液口和导线连接口分别设置在电极管道两端,所述电极管道的管壁上还设置有联通管道内外侧的电缆电极出液口;所述电缆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口与软体导线连接,在电缆电极与软体导线的连接处,其电缆电极进液口与冷却液内管的内部冷却液内通道相联通,电缆电极出液口与冷却液外通道相连通,导体部分半圆电性压接在电极管道的内壁上,绝缘电极套管端部套压在导线连接口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02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护套矿物绝缘电缆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导线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