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50278.2 | 申请日: | 2018-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1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臧重庆;臧昊哲;杨国星;张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5/08;H01B7/22;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充电 专用 电缆 软体 导线 电极 连接 结构 | ||
1.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绝缘电极套管(3)、软体导线(2)和液冷电极(4),软体导线(2)套嵌在绝缘电极套管(3)内部,其一端与液冷电极(4)连接;
所述软体导线(2)包括冷却液内管(201)和导体部分,所述导体部分包括软导体(202)及防护网(203),所述冷却液内管(201)贯穿套嵌在导体部分的中心,且冷却液内管(201)为中空结构,其中空部分为冷却液内通道(204),绝缘电极套管(3)与导体部分之间设置有截面为环状的冷却液外通道(205);
所述液冷电极(4)包括电极管道(404)、电缆电极进液口(401)和导线连接口(405),所述电缆电极进液口(401)和导线连接口(405)分别设置在电极管道(404)两端,所述电极管道(404)的管壁上还设置有联通管道内外侧的电缆电极出液口(403);所述液冷电极(4)通过导线连接口(405)与软体导线(2)连接,在液冷电极(4)与软体导线(2)的连接处,其电缆电极进液口(401)与冷却液内管(201)的内部冷却液内通道(204)相联通,电缆电极出液口(403)与冷却液外通道(205)相联通,导体部分半圆电性压接在电极管道(404)的内壁上,绝缘电极套管(3)端部套压在导线连接口(405)的外壁上;所述软体导线(2)的冷却液内通道(204)进液口与电缆电极进液口(401)相连接,所述冷却液外通道(205)的出液口与电缆电极出液口(403)相连接;所述半圆电性压接为在软体导线(2)的一端与液冷电极(4)的电性连接处,所述软导体(202)及防护网(203)截面呈半圆环形,其内表面的截面呈一半圆环型导线一半空腔结构包裹在冷却液内管(201)的外壁上,外表面电性接触在电极管道(404)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冷却液内管(201)贯穿套嵌在软导体(202)的中心,软导体(202)贯穿套嵌在防护网(203)的内部,绝缘电极套管(3)与防护网(203)之间设置有环状的冷却液外通道(205);所述软导体(202)为多股绞合线芯,截面为35~60平方毫米;所述多股绞合线芯由多根小直径的镀锡铜单线绞合成小股线,小股线绞合成一根软导体;所述防护网(203)是镀锡铜丝线编织网;所述的冷却液内管(201)为聚四氟乙烯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软体导线与电缆电极的连接处,包裹在软体导线(2)上的绝缘电极套管(3)通过密封卡箍(6)套压在导线连接口(405)的外壁上,其密封卡箍(6)锁紧设置在导线连接口(405)的外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线连接口(405)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密封卡箍(6)相配合的马牙齿,密封卡箍(6)在锁紧前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锁紧后的形状与马牙齿相互配合;导线连接口(405)的外壁上及密封卡箍(6)的内壁通过马牙齿将绝缘电极套管(3)密封锁紧在两者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液冷电极(4)的电缆电极进液口(401)上连接有进液口快接接头(7),电缆电极出液口(403)上连接有出液口快接接头(8),进液口快接接头(7)连接液体冷却系统的出液管道,出液口快接接头(8)连接液体冷却系统的回液管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的软体导线与液冷电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液冷电极(4)与密封卡箍(6)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绝缘垫圈(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02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护套矿物绝缘电缆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导线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