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磨耗层施工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8212.X | 申请日: | 201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施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敏敏 |
主分类号: | E01C7/35 | 分类号: | E01C7/35;C04B2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料 改性沥青 施工技术 磨耗层 超薄磨耗层 沥青混合料 工程施工 交通影响 排水性能 黏度 降噪 碾压 衰减 摊铺 通行 验收 施工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关于一种道路磨耗层施工技术;主要步骤包括:沥青混合料的准备、路面前处理、涂洒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混合料碾压和验收通行;本技术方案使用一种改性沥青,提高了混合料的黏度,确保了混合料的高温和低温各项指标,并解决了现有超薄磨耗层技术中构造深度、排水性能及降噪效果衰减过快、过大的问题;降低了因施工对社会造成的交通影响,具有较好推广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桥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关于一种道路磨耗层施工技术。
背景技术
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噪音小、施工周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所以在新建和整治的大多数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中常常采用沥青路面结构。沥青路面施工以及保养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CN101343853A提供了一种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路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分子外掺剂加入180℃-190℃的集料中干拌13-17秒;依次加入热的液态沥青和矿粉,在165-175℃的温度范围内搅拌43-50秒;并在160-165℃的温度下摊铺。采用该发明的施工方法铺筑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显著的力学强度、高温稳定性和耐久性,施工周期合理,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CN104631277B公开了一种路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放线找平;(2)设置基层,将基层平整;(3)在基层上设置绝热层;(4)在绝热层上铺设电加热材料;(5)在绝热层上摊铺混凝土底层;(6)在混凝土底层上喷洒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7)在防水粘结层上摊铺混凝土顶层。
CN100339537公开了一种具有立体彩色效果的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属道路施工技术,采用该方法铺设的路面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并可压制出各式立体网格,涂布各种色彩,使原来呆板的黑色路面变得亮丽多彩。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软化处理:在原有或新铺的沥清路面上,用红外线加热器进行软化,使沥青路面温度达到80-100℃;定位:将压印网格铺设在已软化的路面上,并正确定位;压纹:用振动夯板设备将定位好的网格压入沥青面层,夯板的夯力在2.5-5吨,压纹后撤走压印网格,路面留下三维立体印痕;涂装:待路面冷却后,在已压印好的路面上涂布涂料;涂刷封水层:待涂料层干后,涂刷上封水层。
现有技术以及以上专利所公布的沥青道路施工工艺不能满足城市道路建设当中越来越严格的抗滑、耐磨损和降噪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磨耗层施工技术。
一种道路磨耗层施工技术,其技术方案如下:
步骤A、沥青混合料的准备,按照质量份的,沥青混合料由60-80份的改性沥青,100-120份的粗集料,90-110份的细集料,50-60份的矿渣粉,2-5份的聚酯纤维和0.5-1份的碾压助剂加热到170-190℃,搅拌5-10min,然后在175-185℃下出场;
步骤B、路面前处理,施工前彻底处理路面已有的质量缺陷,消除质量隐患,切除坑槽、块裂和拥包等病害后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恢复,对路面裂缝进行清理和灌缝,采用高压风机清扫路面并使路面保持清洁干燥;
步骤C、涂洒改性沥青,将改性沥青涂洒在施工路段表面,控制改性沥青温度在120-150℃下喷洒,摊铺量为0.5-0.8kg/m2;
步骤D、混合料摊铺,将沥青混合料运送到施工路段,保证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大于160℃,将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在涂有改性沥青路面上;摊铺速度不超过2m/min;
步骤E、混合料碾压,道路碾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3个阶段;初压温度要高于135℃,复压温度要高于125℃,终压温度要高于70℃;
步骤E、验收通行,验收通过后,画路标指示线,然后恢复通行。
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的制备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敏敏,未经施敏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82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