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救必应提取物及其制备和治疗肝炎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8025.1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8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P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载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16 | 代理人: | 韦群 |
地址: | 5302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必应提取物 制备 肝炎 中药组合物 糖浆状物 治疗 溶剂 黄色粉末 黄色色带 回流提取 减压旋蒸 医学应用 乙醇洗脱 乙酸丁酯 乙酸乙酯 救必应 聚酰胺 熟地黄 提取物 一点红 丹参 烘干 乙醇 过筛 上样 云芝 皂矾 过滤 应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救必应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治疗肝炎的应用,一种救必应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救必应粉碎,过筛,加入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溶液,回流提取,过滤,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糖浆状物。(2)将步骤(1)所得的糖浆状物加乙醇,与聚酰胺混合,烘干,上样,先水洗,再用乙醇洗脱,收集黄色色带,减蒸除去溶剂,得到黄色粉末,即得救必应提取物。将皂矾、云芝、救必应提取物、丹参、熟地黄、一点红组合,制备成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所述救必应提取物及其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治疗肝炎的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医学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救必应提取物及其制备,尤其涉及该提取物在治疗肝炎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肝脏素有“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之称,但是肝脏也极容易受到亲肝毒物的损坏而引发炎症。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巩膜或皮肤黄染,发热,肝区隐痛,肝大,触痛,食欲减退,腹胀,厌油腻食物,恶心,呕吐,易疲倦,部分患者出现蜘蛛痣和肝掌等。肝炎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中药材救必应为冬青科植物铁冬青的干燥树皮,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主产于广西、广东省,民间常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感冒发热,急慢性肝炎,急性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关节痛,因此,救必应是有着广泛用途的药材,也有“救病必应”之称。科学研究表明,其在治疗急慢性肝炎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救必应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并提供一种包括该提取物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肝炎的应用,该中药组合物治疗效果好,能明显减轻患者食欲减退、腹胀、厌油腻食物、恶心、呕吐、易疲倦等临床症状,能使患者皮肤黄染、发热、肝区隐痛、肝大、触痛等体征消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救必应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救必应粉碎,过筛,按照质量比1:10-1:30加入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溶液,于82-90℃温度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60-180min,过滤,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糖浆状物;
(2)将步骤(1)所得的糖浆状物加60%乙醇适量,按药材生药量:聚酰胺重量=2:1~4:1充分混合,置烘箱中80℃烘干,备用,未加药的聚酰胺湿法装柱,按照拌药的聚酰胺:未拌药的聚酰胺=l:1~1:3上样,先水洗,弃水洗液,再用30%~50%的乙醇洗脱,收集黄色色带,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黄色粉末,即得救必应提取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一种救必应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救必应粉碎,过筛,按照质量比1:20加入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溶液,于85℃温度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120min,过滤,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糖浆状物;
(2)将步骤(1)所得的糖浆状物加60%乙醇适量,按药材生药量:聚酰胺重量=3:1充分混合,置烘箱中80℃烘干,备用,未加药的聚酰胺湿法装柱,按照拌药的聚酰胺:未拌药的聚酰胺=l:2上样,先水洗,弃水洗液,再用40%的乙醇洗脱,收集黄色色带,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得到黄色粉末,即得救必应提取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过筛是过1号或2号筛。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溶液是按体积比乙酸乙酯:乙酸丁酯=1:1~1:3配制而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聚酰胺经过预处理除去甲苯等有机残留物。
本发明进一步保护通过上述方法制备方法得到的救必应提取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该救必应提取物用于制备治疗肝炎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8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痛风的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铅荨麻提取物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