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汽车绿色立体旋转式拆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46167.4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4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杭卫星;贝绍轶;周德胜;倪彰;李铁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67/00 | 分类号: | B62D67/00;B25J15/00;B25J15/0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解 旋转机构 立柱 汽车 立体旋转式 拆解装置 废旧汽车 固定平台 抓手装置 下垂 工位 托臂 动力传动装置 旋转工作面 安全环保 电机带动 生产布局 上端面 上罩盖 支撑轴 节拍 紧凑 转动 报废 回收 停留 劳动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汽车绿色立体旋转式拆解装置,包括固定平台、旋转机构和动力传动装置,固定平台由立柱、支撑轴和上罩盖组成,旋转机构由旋转工作面、汽车托臂和下垂式抓手装置组成;立柱的上端面为与旋转工作面相配合的平面。立柱固定于地面,旋转机构在电机带动下转动时带动托臂一起旋转,使汽车依次在6个工位停留且产生不同的高度便于汽车上下不同高度拆解,下垂式抓手装置可以将汽车360度旋转。本发明按照拆解工艺顺序和节拍依次经六个工位进行拆解作业,简化拆解生产布局,使场地紧凑、安全环保、降低工人劳动复杂程度,缩短拆解周期,最大限度的实现报废汽车的价值,提高回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旧汽车拆解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旧汽车绿色立体旋转式拆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按照每年大约10%的报废量,仅报废汽车的辆次就接近两千万辆,当汽车报废时,报废拆解企业一直采用传统手工拆解汽车,费时,费力,且影响拆卸的效率。依据《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GBZ2128-2008),报废汽车的拆解与回收,最终要形成产业化,必须开发研制符合实际自动化流水线式的报废汽车拆解生产线,为企业所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废旧汽车绿色立体旋转式拆解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中报废汽车的拆解与回收未形成产业化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旧汽车绿色立体旋转式拆解装置。
一种废旧汽车绿色立体旋转式拆解装置,包括固定平台、旋转机构和动力传动装置,所述固定平台由立柱、支撑轴和上罩盖组成,所述上罩盖通过支撑轴覆盖在旋转机构上方,所述旋转机构由旋转工作面、汽车托臂和下垂式抓手装置组成;汽车托臂一端与旋转工作面刚性联接,另一端与下垂式抓手装置刚性连接;所述立柱的上端面为与旋转工作面相配合的平面,所述旋转工作面通过其下部的凸台固定在立柱的上端面。
动力传动装置由电机、太阳轮、行星齿轮和外齿圈组成;所述电机和行星齿轮均固定在立柱内部,所述外齿圈的外圈固定在旋转工作面下部的凸台内部;电机带动太阳轮转动,太阳轮旋转带动行星齿轮旋转,行星齿轮自转的同时把动力传给外齿圈,外齿圈带动旋转机构转动。
立柱和旋转工作面下部的凸台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和滚针轴承。
所述汽车托臂设置为2~6个,沿旋转工作面径向分布。
下垂式抓手装置由抓手齿轮、抓手电机、伸缩吊臂、上支臂、中支臂、下支臂、Y形抓手和液压油缸组成。抓手齿轮和抓手电机固定在汽车托臂上,抓手电机提供动力,抓手齿轮实现改变方向和减速运动,从而实现下垂式抓手装置360度旋转,方便汽车四个方向都能旋转到外侧面拆解。伸缩吊臂通过轴承固定在汽车托臂的末端,与上支臂固定连接,上支臂下设置两条中支臂,中支臂下设置下支臂,下支臂末端设置Y形抓手;上支臂与中支臂及中支臂与下支臂通过转轴固定连接,连接处设置有液压油缸。
在立柱的下方设置有污水与残留废液收集地。污水与残留废液收集地可以将脏物和油污收集,送入油液净化系统中,进行处理循环再利用,现场的垃圾通过在流水线链板尾端设置垃圾输送带将输送出去,使工作场地“零污染”,安全环保。
旋转机构每转动60度到达一个拆解工位,共形成6个拆解工位。各拆解工位上汽车底部离地面高度分别为0.5m、1.0m、1.5m、1.5m、1.0m和0.5m。
一号工位:危险部件预处理
位置状态:废旧汽车送至拆解装置,下垂式抓手装置下降,Y形抓手夹紧汽车B柱后上升,上升至汽车底部距离地面高度为0.5米。
(1)拆卸车轮;拆卸后的轮胎用设备将外胎与轮毂分离。
(2)拆卸危险部件(包含高压蓄电池、普通蓄电池、安全气囊、安全带等),妥善处置易燃易爆部件,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交由有资质回收单位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61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