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桂花的红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42275.4 | 申请日: | 2018-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4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平博士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08;A23F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陈伊雯 |
| 地址: | 353400 福建省南平市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放入 桂花 制备 红茶 茶胚 花茶 反应釜 烘干机 提香 发酵 茶叶 超低温 充分混合 远紫外区 最终产物 紫外光 除杂质 发酵车 混合物 揉捻机 摇青机 滚筒 烘干 卷成 揉捻 萎凋 鲜叶 摇青 照射 取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桂花的红茶制备方法,涉及茶叶领域,含桂花的红茶制备方法如下:将鲜叶放入反应釜中萎凋,再放入滚筒摇青机中,摇青15‑20min随后放入揉捻机中揉捻,直至叶卷成条,将茶胚放入发酵车中持续发酵后,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得到干燥后的茶胚,将微干的桂花筛除杂质,并放入反应釜中,在超低温真空下干燥,降低桂花的含水量为9‑10%,将桂花与干燥后的茶胚充分混合放入窑罐中,在远紫外区紫外光的照射下,放置12‑15h,将花茶混合物取出,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后,进行一次提香,升温进行二次提香,最后将制好的花茶,筛分提花,得最终产物,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品质量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桂花的红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
桂花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属于花茶,香味馥郁持久,汤色绿而明亮。桂花茶具有温补阳气、美白肌肤、排解体内毒素、止咳化痰、养生润肺的功效,现有技术通过桂花与茶叶结合,在保持茶香的同时,加入桂花的清香,但是由于制作方法的局限通常都略带苦涩,并且在处理桂花时,往往对桂花产生都不同程度的破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桂花的红茶制备方法,通过优化制备方法,使桂花最大限度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并且在进一步提高桂花红茶口感的同时,提高其保健功效。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含桂花的红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
(1)将鲜叶放入反应釜中,在20-24℃下萎凋30-40min,将萎凋好的鲜叶放入滚筒摇青机中,升温至30-35℃,以一定的速度摇青15-2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随后放入揉捻机中揉捻,直至叶卷成条,将茶胚放入发酵车中,保持温度在28-30℃,相对湿度在80-85%的条件下,持续发酵4-5h后,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升温至60-70℃,烘干70-90min后,得到干燥后的茶胚;
(2)将桂花摘叶、去除杂质,在通风阴凉处阴干至含水量为20-30%,,控制铺开的桂花厚度为5-8cm,将微干的桂花筛除杂质,并放入反应釜中,超低温速冻1-2h后,在冷阱温度0℃、真空度为1Pa的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为9-10%;
(3)将桂花与干燥后的茶胚按照3:1的重量比放入混料桶中,开启混料桶,以200-300r/min的速度转动40-50min,将充分混合的桂花与茶胚放入窑罐中,控制温度为28-33℃,在远紫外区紫外光的照射下,放置12-15h,将花茶混合物取出,放入烘干机中,并设置温度为80-90℃,烘干20-30min后,降温至60-80℃进行一次提香,控制时间为100-110min,升温至80-90℃进行二次提香,控制时间为20-30min,最后将制好的花茶,筛分提花,得最终产物。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揉捻时间控制在80-100min。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烘干机的升温速率为10-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平博士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平博士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22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香型紫色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叶的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