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莱氏拟乌贼苗种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1984.0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2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琳;陈四清;翟介明;孙礼娟;肖志忠;葛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50/80;A23K10/2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莱氏拟 乌贼 苗种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莱氏拟乌贼苗种培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一种莱氏拟乌贼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亲体驯养和强化培育;B、受精卵采集;C、受精卵孵化;D、苗种培育;本发明的孵化方法解决了大量卵鞘粘在一起,通透性差,且孵化温度高、孵化时间长极易受细菌感染而腐烂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莱氏拟乌贼苗种培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 lessoniana Lesson)属于软体动物们,头足纲,鞘亚纲,枪形目,闭眼亚目,枪乌贼科,拟乌贼属,是一种大型的枪乌贼,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和广东沿海,日本群岛、夏威夷群岛、马来群岛、印度近海、红海也有分布。莱氏拟乌贼是西太平洋暖水区的次要经济头足类,在中国的广东和闽南近海常有渔获,年产量约200t,具有体型大体大(最大体重达5.6公斤),肉厚,可食部分较高,肉质细嫩鲜美,干制后为海味佳品,具有极高的食用、营养、药用和经济价值,深受我国、韩国、日本等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由于大量捕捞怀卵亲体,致使资源量锐减,几近枯竭,因此开始莱氏拟乌贼繁育和增养殖研究势在必行。
与目前我国研发的头足类品种相比较,莱氏拟乌贼具有个体大(最大体重可达5.6公斤)、生长速度快(在适宜的温度和饵料条件下,6-7个月即可达到商品规格)、怀卵量大(4000粒左右)、养殖条件下可以摄食冰鲜饵料等特点,开发前景广阔。但迄今为止未见莱氏拟乌贼苗种培育技术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莱氏拟乌贼苗种培育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莱氏拟乌贼苗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亲体驯养和强化培育;B、受精卵采集;C、受精卵孵化;D、苗种培育;
步骤B包括以下小步:
a)在培育池中摆放受精卵附着基,所述附着基具有立体的分支结构;立体的分支结构是类似树枝形状的结构,只要是在主干上分出分支的结构,都可以用作本发明的受精卵附着基。优选地,立体的分支结构主干直径不大于5cm,分支直径以0.5-1cm为宜,每个附着基占地1-3m2,20m2的培育池大约摆放5、6个所述附着基。
b)根据产卵情况,定期将挂卵的附着基移出,以防卵鞘过于集中,并补充等数量的新附着基;
步骤C包括以下小步:
c)将附着基上带有卵团的部位截取下来,消毒后用清水冲洗;
d)将冲洗后的带有卵团的附着基系到细绳上,细绳两端系到网箱两侧,将带有卵团的附着基吊挂起来,放入孵化池进行孵化;
e)孵化至6-9d,卵型固定,卵节明显时,沿着卵鞘与附着基的结合部位以5-8个卵鞘为一组剪开,放至孵化筐中继续孵化;
f)20d左右苗种陆续孵出,成为幼体;
在孵化前期,即,孵化0-15d,间隔3-4d倒箱或倒筐一次;孵化后期,即,孵化16d之后,进行分筐;
步骤C满足条件:水温22-26℃;
孵化期间换水,换水量为200%-300%,每天2-3次。
莱氏拟乌贼的受精卵卵鞘长6-9cm,每个卵鞘中平均包卵8个,由于莱氏拟乌贼喜欢将卵鞘产在同一位置,卵鞘较为集中,卵鞘组成的卵团形状特别且重量较大,使用现有的乌贼附着基无法实现受精卵的附着。经过对各种形状的比较研究发现,使用立体的分支结构,即,树枝状的附着基作为莱氏拟乌贼受精卵附着基,挂卵率较高,附着紧密不易脱落,附着效果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41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蜜蜂饲喂器
- 下一篇:一种提高海水鱼品质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