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产塑钢门窗的阻燃耐候树脂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8049.9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4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汪中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伊只门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28;C08K13/04;C08K3/22;C08K7/06;C08K5/098;C08K3/30;C08K3/36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材料 紫外线吸收剂 复合阻燃剂 塑钢门窗 偶联剂 阻燃 改性氯化聚丙烯 叔丁基过氧化氢 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二氧化钛 钛酸酯偶联剂 三氧化二锑 二丁基锡 光稳定剂 氢氧化镁 十二硫醇 月桂酸锌 阻燃性能 混合物 单烷基 硫酸铝 耐高温 耐候性 碳纤维 增强剂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树脂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塑钢门窗的阻燃耐候树脂材料。该树脂材料的原料包括:PVC树脂、CPE树脂、改性氯化聚丙烯、增强剂、纳米二氧化钛、偶联剂、碳纤维、复合阻燃剂、十二硫醇二丁基锡、叔丁基过氧化氢、月桂酸锌和紫外线吸收剂。其中,偶联剂选用单烷基型钛酸酯偶联剂,复合阻燃剂中含有纳米硫酸铝、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和纳米二氧化硅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紫外线吸收剂选用紫外线吸收剂UV‑9、紫外线吸收剂UVP‑327或光稳定剂744。该型树脂材料与普通PVC型材相比,结构强度更高,耐候性更好,材料的耐高温和阻燃性能也得到了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塑钢门窗的阻燃耐候树脂材料。
背景技术
塑钢型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PVC,因此也叫PVC型材。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该材料性能优良、加工方便、用途广泛,由于其物理性能如刚性、弹性、耐腐蚀,抗老化性能优异,通常用作是铜、锌、铝等有色金属的佳代用品。在房屋建筑中主要用于推拉,平开门窗、护栏、管材和吊顶材料的应用。
塑钢型材代替不锈钢型材和铝型材等合金材料使用,具有诸多的优点;塑钢材料的生产成本较低,材料的绝缘性更好,安全系数更高,塑钢材料在老化后还可以进行回收利用,非常节能环保。但是相对于合金材料,塑钢的材料强度较低,在强氧化条件下使用材料更容易老化。另外,塑钢材料是一种有机材料,这种材料的耐热和阻燃效果远低于合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火灾等突发状况,塑钢型材的门窗更容易软化变形甚至燃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塑钢门窗的阻燃耐候树脂材料,该型树脂材料的结构强度更高,耐候性更好,材料的耐高温和阻燃性能也得到了增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生产塑钢门窗的阻燃耐候树脂材料,按照质量份数,所述树脂材料的原料包括:PVC树脂95-100份,CPE树脂25-27份,改性氯化聚丙烯4-7份,增强剂6-8份,纳米二氧化钛2-5份,偶联剂4-8份,碳纤维5-7份,复合阻燃剂12-15份,十二硫醇二丁基锡4-5份,叔丁基过氧化氢0.3-0.5份,月桂酸锌2-3份,紫外线吸收剂2-4份。
作为优选地,按照质量份数,该树脂材料的原料包括:PVC树脂97-98份,CPE树脂25-26份,改性氯化聚丙烯5-6份,增强剂7-8份,纳米二氧化钛3-4份,偶联剂6-7份,碳纤维5-6份,复合阻燃剂13-14份,十二硫醇二丁基锡4.5-4.7份,叔丁基过氧化氢0.3-0.4份,月桂酸锌2.4-2.6份,紫外线吸收剂3-3.5份。
本发明中的改性氯化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氯化聚丙烯加入到二氯甲烷溶剂中,升高溶剂温度至75-85℃,使氯化聚丙烯完全溶解,得到氯化聚丙烯溶液,然后将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异辛酯的等质量比混合物加入到丙酮溶剂中进行溶解,得到接枝液,将叔丁基过氧化氢引发剂分为两份,分别加入到氯化聚丙烯溶液和接枝液中,将氯化聚丙烯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升高反应釜温度至95-100℃,并向反应釜内通入氮气,接着将接枝液滴加到反应釜内,滴加时间为2-3h,滴加完成后继续保温反应3-5h,将反应釜内的产物温度降低至40℃以下后出料,产物出料后用甲醇进行洗涤,最后在80-85℃的温度下真空干燥,得到所需改性氯化聚丙烯。
优选地,改性氯化聚丙烯的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氯化聚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异辛酯和叔丁基过氧化氢引发剂的质量比为25:2: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伊只门窗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伊只门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80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纸PVC糊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PVC压延覆膜片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