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集诱导发光近红外、大斯托克斯位移、光稳定的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7717.6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0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朱为宏;郭志前;张杰;顾开智;徐益升;叶红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广州蓝之天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23/10 | 分类号: | C09B23/10;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顾雯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聚集 诱导 发光 红外 斯托 位移 稳定 荧光 染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近红外、大斯托克斯位移、光稳定的荧光染料以及该染料的制备方法。所述聚集诱导发光染料具有式Ⅰ所示结构。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荧光染料对线粒体荧光标记的应用。测试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聚集诱导发光染料具有近红外发射、斯托克斯位移大、光稳定性强、细胞毒性小以及水溶性好等诸多优点,能够实现对线粒体的长时间示踪和三维可视化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基于聚集诱导发光近红外、大斯托克斯位移、光稳定的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线粒体荧光标记应用。
背景技术
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为细胞新陈代谢活动提供能量,被称为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有时呈线状,有时呈颗粒状,其形态会随着代谢条件、发育阶段、以及环境刺激不同而发生改变,还可以发生分裂和融合过程,以适应细胞中正常的生理功能。相关研究表明,细胞中线粒体形貌的急剧变化(例如呈现碎裂化状态)以及线粒体数目和功能异常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以及肿瘤密切相关(Cell Death Differ.,2003,10,870)。因此,实时观察线粒体的形态、数量以及运动状态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荧光成像技术由于其具有时空分辨率高、实时监控、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目前,对线粒体的生物学评价主要使用一些阳离子型荧光染料(例如Rhodamine 123、JC-1、MitoTracker等)对线粒体进行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平台,通过染料发出的荧光信号,对线粒体数目、形貌、运动状态、以及膜电位(ΔΨm)进行观察和研究(Proc.Natl.Acad.Sci.,1991,88,3671;Microsc.Res.Tech.,1994,27,198)。
然而,现有线粒体荧光标记染料的发射波长较短(主要位于400-600nm区间)、斯托克斯位移小、以及光稳定性差,导致其成像时背景荧光干扰大,并且容易发生光漂白,很难实现对线粒体的长时间示踪(Proc.Natl.Acad.Sci.,1980,77,990;J.Am.Chem.Soc.,2013,135,62);特别是,大多数商业线粒体靶向荧光探针由于其本身具有聚集荧光淬灭(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现象,未能提供关于线粒体数目、形貌以及运动状态的真实信息,进一步限制其在水相环境中对线粒体的实时成像与示踪。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类基于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近红外、大斯托克斯位移、光稳定的荧光染料。该类荧光染料以三苯基膦结构单元为线粒体特异性靶向基团,具有发射波长长(位于近红外区域)、斯托克斯位移大、光稳定性强、细胞毒性小以及水溶性好等诸多优点,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能够实现对线粒体的长时间示踪和实时三维可视化成像,从而提供关于线粒体数目、形态、以及运动状态的真实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基于聚集诱导发光近红外、大斯托克斯位移、光稳定的荧光染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上述基于聚集诱导发光近红外、大斯托克斯位移、光稳定的荧光染料用于细胞中线粒体荧光标记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方面,本发明所述基于聚集诱导发光近红外、大斯托克斯位移、光稳定的荧光染料,其结构为式Ⅰ所示:
式Ⅰ中,
R1、R2分别独立选自:氰基(-CN)和式Ⅱ所示基团(其中曲线标记处为取代位,下同)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广州蓝之天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广州蓝之天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7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喹啉七甲川菁染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苯并二呋喃酮类染料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