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亚硫酰氯碳电极球丸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4502.9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8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刚;代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孚安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3 | 分类号: | H01M4/583;H01M4/62;H01M10/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王虹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亚硫酰氯碳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亚硫酰氯碳电极球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将乙炔黑、液体阴极催化剂、原质量1/2‑3/4的水进行和粉得到半干料,PTFE乳液粘合剂、离子速导剂、剩余的水在1000‑2000r/min下高速搅拌60‑90秒形成混合液,半干料中加入混合液继续和粉形成湿料;将湿料挤条、抛丸,干燥后起纤定型得到视密度为0.12‑0.2g/mL的成品球丸。本发明不使用易燃易爆有机溶剂,降低了安全风险及生产成本,通过制造工艺及参数的优化,消除抄散对球粒表面的破坏,无需过筛,因此减少了制作过程中细粒及粉尘的产生,提高了电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锂亚硫酰氯碳电极球丸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亚硫酰氯电池是以金属锂为负极,液态亚硫酰氯为正极活性物质兼电解质溶剂,并以多孔碳为催化电极的液体阴极结构化学电源。总反应机理为:4Li+2SOCl2→4LiCl+S+SO2,由于生成了不溶解的固体产物LiCl和S,随着放电的进行,多孔碳的表面和内孔逐渐被不溶解的固体产物覆盖堵塞,使碳正极逐渐钝化失活,导致电池寿命终止。
碳电极自身不参与电化学反应,仅起到阴极催化及反应场所作用。碳电极的性能是由原料以及制造工艺所决定的。其中碳含量、阻抗、孔径分布、配方、成型工艺是关键。现有锂亚硫酰氯电池碳电极制造工艺三十年前就已基本形成,并一直沿用至今,其工艺为:和粉→挤条→拋丸→干燥起纤→抄散→过筛→成品球丸→压制成柱状碳电极。这种工艺中球丸的制备方法存在较多问题:
(1)和粉采用的是一级易燃易爆有机溶剂,常用有无水乙醇、异丙醇,起到粉料团聚和粘合剂破乳的作用,易挥发不安全,需要控制操作环境温度及挥发性;
(2)有机溶剂会导致干燥起纤后丸料间易粘边粘连,不利于过筛,如果过筛时长或增加抄散的工序,会造成丸料表面破损,表观面积下降,导致放电性能不均匀,抄散分离球粒时会产生细粒及粉尘,经过筛后成品率仅为70-80%;
(3)球丸强度低、弹性不够,由于釆用有机溶剂浸润性高,抛岀的球丸多孔松软,表面粗糙,抛丸时易变形或成小团,压制棒状体时松软的丸与丸之间接触电阻大,电池大电流放电时会产生较高阻抗,加速棒体表面被反应产物快速堵塞,而内孔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降低了碳电极利用率。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安全性高、不易粘连、强度好的锂亚硫酰氯碳电极球丸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不易粘连、强度好的锂亚硫酰氯碳电极球丸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亚硫酰氯碳电极球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和粉
按质量比100:0.1-0.5:0.01-0.1:5-20:350-450称取乙炔黑、离子速导剂、液体阴极催化剂、PTFE乳液粘合剂、纯水;
将乙炔黑、液体阴极催化剂、原质量1/2-3/4的纯水进行和粉得到半干料,PTFE乳液粘合剂、离子速导剂、剩余的纯水在1000-2000r/min下高速搅拌60-90秒形成混合液,半干料中加入混合液继续和粉形成湿料;
2)抛丸定型
将湿料挤条、抛丸,干燥后起纤定型得到视密度为0.12-0.2g/mL的成品球丸。
上述方案采用价廉又安全的纯水实现了丸料成型,并具有低阻抗、碳含量易定量准的优点;水和的料表面光滑、结实成型好;成型均匀,不易碎,丸与丸之间接触电阻低,降低电极阻抗;起纤定型后球丸间无粘连,无需过筛和抄散,球丸成品率高,接近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孚安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孚安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45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