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线护层涂覆系统及其涂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2236.6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0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丁春风;陈辉;单海龙;王宇熙;吴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32 | 分类号: | H01B13/32;H01B1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查鑫利 |
地址: | 226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线 护层涂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线护层涂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放线架、涂覆装置、履带式牵引机、温度控制柜和收线架,放线架与涂覆装置之间、履带式牵引机与温度控制柜之间设有储线张力架,涂覆装置的上方设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安装有保温层的壳体,壳体的顶部设有保温箱,保温箱内设有上导轮组,保温箱的顶部设有净化室,壳体的内部分为进线区和出线区两部分,进线区内从下至上设有四组矩形加热管,矩形加热管的温度由温度控制柜控制。该涂覆系统采用喷涂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涂层的质量;采用刮液线圈刮除多余涂覆液,有效确保了涂层厚度的均匀性;采用履带式牵引机牵引,避免了电线打滑和涂层被擦除的现象;可同时对1‑4根电线进行涂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线护层涂覆系统及其涂覆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和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低温、耐环境、阻燃等优良性能,故而在航空航天等环境苛刻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涂于电线外表面,作为绝缘护层等。电线绝缘护层是先用芳纶或玻璃丝在绝缘层外进行编织,然后在电线编织层表面进行PI或PTFE乳液涂覆及乳液涂层的固化,芳纶或玻璃丝编织层与涂覆于其表面的PI或PTFE涂层构成电线的绝缘护层。
现有的护层涂覆系统工作时,电线通过乳液槽进行乳液浸渍,其外部编织护层吸附乳液,并进行烘干固化,此涂覆系统一次只能对1根电线进行护层涂覆,这样使用将消耗大量的电能,使用成本较高。而且为了完成涂覆,乳液槽中的乳液需将电线浸没,要求一次性往乳液槽中倒入大量的乳液,如不连续使用,使用过的乳液会很快劣化而无法使用,造成浪费,由于乳液槽是敞开使用的,乳液中部分成分会逐渐挥发,乳液的浓度会有所变化,乳液槽中静置的乳液随时间也会发生沉降,乳液的浓度会随乳液槽深度发生变化,这些都会造成电线涂层性能的不稳定。刮液模采用不同孔径的金属模具或者两片贴合在一起的橡胶,金属模具需要根据电线外径进行更换,使用贴合在一起的橡胶,电线涂层厚度均匀性会较差。系统产生的废气通常直接排入大气,不利于环保,同时,采用轮式牵引装置牵引,电线容易打滑,特别是大外径的电线,电线表面的PTFE涂层也易于被牵引轮磨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涂层质量的电线护层涂覆系统及其涂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线护层涂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放线架、涂覆装置、履带式牵引机、温度控制柜和收线架,放线架和收线架上均并排设有四根用于放置电线盘的轴杆,且放线架上还设有用于启闭放线的磁粉张力控制器,放线架与涂覆装置之间、履带式牵引机与温度控制柜之间设有储线张力架,涂覆装置的上方设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安装有保温层的壳体,壳体的顶部设有保温箱,保温箱内设有上导轮组,保温箱的顶部设有净化室,该净化室通过排气管与保温箱连接,壳体的内部分为进线区和出线区两部分,进线区内从下至上设有四组矩形加热管,且进线区的下方设有下导轮组I、出线区的下方设有下导轮组II,矩形加热管的温度由温度控制柜控制。
上述储线张力架内从上至下并排设有四组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滑轨,每组圆柱形滑轨上设有两个张力轮,位于张力轮之间的圆柱形滑轨上螺旋套设有张力弹簧,张力轮由四片张力片轮构成,储线张力架的两侧对称设有与张力轮配合的外导轮。
上述张力片轮的直径为250-300mm,且其上围绕中心孔均匀分布有多个直径为60-65mm的孔。
上述涂覆装置包括喷涂装置以及设于壳体进线区下方的刮液线圈,喷涂装置包括料桶以及设于刮液线圈下方的环形储液管,环形储液管的顶部一侧设有加液管,加液管通过塑料软管与料桶连接,料桶的底部设有升降台,环形储液管的底部设有四组金属波纹管,金属波纹管的端部通过圆形金属管连接有喷头,金属波纹管和圆形金属管的内部设有软管,喷头的下方设有回收装置,环形储液管通过温控装置控制管内涂覆液的温度。
上述温控装置包括套设于环形储液管上的螺旋水管,螺旋水管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连接有水泵和冷却加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2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铠装电缆编织密度的计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旧电力电缆回收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