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内酯原料成分定量及其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30620.2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6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萧伟;陈夏霖;耿婷;黄文哲;王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刘国伟;冷文燕 |
地址: | 222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内酯原料 指纹图谱构建 成分定量 含量测定 银杏内酯 指纹图谱 溶剂 检测 分析化学技术 指纹图谱分析 核磁共振仪 环丁烯砜 客观评估 准确检测 定量法 供试品 原料药 内标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银杏内酯原料成分定量检测方法及其指纹图谱构建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取银杏内酯原料供试品进行1H NMR检测,含量测定采用BrukerAV‑500型核磁共振仪,以DMSO‑d6为溶剂,3‑环丁烯砜为内标,采用绝对定量法进行银杏内酯不同单体成分的同时定量。另外以DMSO‑d6为溶剂,建立银杏内酯原料的1H NMR指纹图谱。本研究建立的银杏内酯原料药1H NMR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快速,便捷,准确,且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能够准确检测银杏内酯原料的成分含量,获得的指纹图谱能够客观评估样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银杏内酯原料成分1H NMR定量检测方法及其1HNMR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1926年Pauli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以来,研究人员对于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NMR)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作为一门现代分析方法,核磁共振光谱(NMR)在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及确证中已经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而定量核磁技术(quantitative 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qNMR)在近年来,随着仪器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如磁场强度的提高、超低温碳头等设备的出现,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也取得较大进展,已在中国药典、美国药典、英国药典等作为法定标准收载于附录中。目前,1H-qNMR的研究最为充分,灵敏度和测试效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同时1H-qNMR法相对于传统中药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1H NMR),具有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高、样品可回收,且不需要使用特殊对照品引进任何校正因子或绘制工作曲线等优势。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性甘、苦、涩、平,归心、肺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等作用。银杏内酯主要成分是二萜内酯,现已分离得到的有银杏内酯A、B、C、K等。研究表明,该类成分可特异性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主要用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
目前,关于银杏内酯原料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多基于传统的中药分析方法如1HNMR-UV、1H NMR-ELSD等。有文献采用计算机辅助光谱分析和1D定量1H NMR(qHNMR)法进行银杏提取物,但方法较为复杂,含量测定需要采用计算机信号模拟技术且没有证实有较好的准确性。有专利采用1H NMR法进行银杏萃取物以不同氘化溶剂系统同时定性与定量分析银杏内酯,但该方法采用C6D6-MeOD混合溶剂,提取率较低,且银杏内酯定量峰化学位移较为接近,容易造成重叠,影响含量测定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寻找一种新的银杏内酯定量以及构建指纹图谱的方法。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银杏内酯原料成分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DMSO-d6为测量的溶解测试溶剂。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银杏内酯原料成分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3-环丁烯砜为内标物,对银杏内酯原料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上述定量检测方法包括: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3-环丁烯砜,加入DMSO-d6,再加入银杏内酯原料使之溶解,待测;银杏内酯原料可含有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或其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30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