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射固化凹印油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7961.4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5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钱彬;杨金梁;严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格林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刘子文;徐驰 |
地址: | 2131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印油墨 脂环式环氧化合物 氧杂环丁烷 辐射固化 类化合物 附着力 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 阳离子型光引发剂 阳离子固化 印品 羟基 颜料 固化 | ||
一种辐射固化凹印油墨,包含: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包含含羟基的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和脂环式环氧化合物;阳离子型光引发剂;颜料;填料。该凹印油墨采用阳离子固化体系,将特定种类的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与脂环式环氧化合物配合使用,具有粘度低、固化速度快、附着力优异、印品外观良好、无气味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辐射固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射固化凹印油墨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节能已成为当前印刷包装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凹版印刷油墨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分支,被要求满足无毒、无害、不燃不爆、低VOC排放等性能指标,国家亦出台了相应的行业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在这种形势下,水性油墨被开发以用于替代溶剂型油墨,然而水性凹印油墨存在自身缺陷,最突出地表现在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油墨附着牢度差、印刷时容易出现反粘合迁移等。
近年来,陆续出现关于UV固化凹印油墨的报道。例如,中钞油墨有限公司在CN101486857中公开了一种自由基固化的凹印油墨,但该油墨存在厚膜干燥不完全、印品固化后线条收缩严重的缺陷;CN105368145公开了一种阳离子固化的凹印油墨,与上述自由基固化油墨相比,这种油墨附着性好、耐磨性优异,但是存在固化速度慢、预聚物和活性稀释剂种类少、价格偏高等问题;中钞油墨有限公司还在CN201510267026.7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自由基-阳离子-氧化结膜三重固化的凹印油墨,该油墨可以充分发挥自由基、阳离子和氧化结膜三种固化方式的优点,但是这种混拼方式存在组分间相容性不好、耐性差、固化速度慢(只有50m/min)、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对凹版印刷技术而言,印刷速度一般需高于150m/min,且包装产品对油墨的基材附着牢度、印刷适性、固化效率等方面也存在较高要求。而现阶段尚无辐射固化型(如UV固化)凹印油墨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导致该项技术并没有得到实际规模化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领域发展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度低、固化速度快、附着力优异、印品外观良好、无气味的辐射固化凹印油墨。该凹印油墨采用阳离子固化体系,将具有低粘度、高反应活性的特定种类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与脂环式环氧化合物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获得以上性能。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辐射固化凹印油墨,包含下列组分:
(A)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包含含羟基的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和脂环式环氧化合物;
(B)阳离子型光引发剂;
(C)颜料;
(D)填料。
以下将对各组分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A)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
作为组分(A)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含羟基的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和脂环式环氧化合物是必要组分,两者的组合使用为凹印油墨带来所需的反应活性和应用性能。
本文中所说的“含羟基的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具有有机化学领域中通常理解的含义,即含有至少一个羟基和至少一个氧杂环丁烷基团的化合物。
对含羟基的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的具体类别没有特别严格的限定,但是出于对凹印油墨的附着牢度、固化速度、粘度等性质的考虑,优选自至少一个封端基团是氧杂环丁烷基团且含羟基的取代或未被取代的烷烃和烯烃,氧杂环丁烷端基上的H可任选地被C1-C4的烷基所取代。
更优选地,所述含羟基的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是具有至少一个封端基团的烷烃或烯烃(其中的*表示连接位点),任选地,非封端基团中的-CH2-可各自独立地被-O-、-COO-、-OCO-、-SO2-、1,4-亚苯基或所取代,条件是两个O不直接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格林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格林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79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