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中毒品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6040.6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6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斌;王轶男;饶维桥;廖云莉;陈跃华;王泳钦;卢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大法医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彭辉剑;徐丽 |
地址: | 51808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毒品 标准溶液 标准曲线 质谱检测 检测 定性分析 预处理 串联质谱法 定量分析 液相色谱 准确度 标准品 检出限 母离子 人唾液 子离子 制备 取材 绘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中毒品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14种毒品标准品制备一系列梯度浓度的混合毒品标准溶液;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将样品和所述混合毒品标准溶液分别进行质谱检测,基于质谱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样品中存在所述混合毒品标准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毒品,以便实现定性分析;绘制标准曲线,以及检测所述样品中的所述14种毒品中至少之一对应的母离子/子离子对的峰面积,并且根据所述标准曲线得到所述样品的浓度,以定量分析,任选地,所述样品来源于人唾液,任选地,所述样品经过预处理。本发明具有取材便捷、用量少、检出限和定量限低、准确度高及高效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医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体中毒品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毒品对人类生活的危害越来越大,毒品走私和滥用毒品正成为一个增长迅速并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吸毒人员吸食的毒品主要包括海洛因、吗啡、冰毒、氯胺酮、大麻和摇头丸等,鉴于吸食毒品给自己及周围人群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急需建立一种体内毒品准确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
唾液是由舌下腺、下颌腺、肋腺和口腔壁上许多小粘液腺分泌的粘液混合而成的消化液。近年来,通过对唾液的研究,人们发现唾液具有多种新的用途。毒品进入人体后被很快吸收,并进一步代谢,血液中游离态药物可通过被动扩散、主动转运和超滤作用跨膜转运至唾液。唾液已经可以部分替代血液、尿液和毛发在滥用药物方面进行研究和检测。相对于其他体液检材而言,唾液的收集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易被受检者接受,采集过程不侵犯个人的隐私,采样过程易于监控,可以避免样品的造假行为。在公安执法实践中,利用唾液作为检材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简便的检测方法。
国内外滥用药物及其代谢物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酶免疫测定法(EI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LC-MS)等。目前,检验检疫部门对出入境人员尿液进行毒品检测的方法主要采用胶体金技术,假阳性率极高。以唾液为检测材料的现有技术,基本原理是基于酶联免疫法。并且毒品检测试剂盒多数为单一项目或同一类毒品的检测试剂盒,种类较少。并且在检测结果方面存在准确度较低、假阳性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准确度高、高效的人体中毒品的检测方法。
所述人体中毒品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14种毒品标准品制备一系列梯度浓度的混合毒品标准溶液;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将样品和所述混合毒品标准溶液分别进行质谱检测,基于质谱检测结果,在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时,确定所述样品中存在所述混合毒品标准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毒品,以便实现定性分析:(1)在所述样品的质谱图和所述混合毒品标准溶液的质谱图中均存在相同的所述14种毒品中至少之一对应的母离子/子离子对;(2)所述样品中存在的每对母离子/子离子对的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所述混合毒品标准溶液的对应的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对误差小于2%;(3)所述样品存在的每对母离子/子离子对的相对丰度比和所述混合毒品标准溶液对应的母离子/子离子对的相对丰度比一致;
绘制标准曲线,以及检测所述样品中存在的所述毒品的母离子 /子离子对的峰面积,并且根据所述标准曲线得到所述样品的浓度,以定量分析。
任选地,所述样品来源于人唾液。
任选地,所述样品经过预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的测定条件包括:液相柱为反向色谱柱;柱温为40℃~55℃;流动相包括流动相A和流动相B,所述流动相A为2~10mmol/L的甲酸铵溶液,所述流动相B为甲酸-乙腈溶液,所述甲酸铵溶液与所述甲酸-乙腈溶液的体积比为1:15~15:1;流速为400μL/min~600μ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法医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深圳华大法医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6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