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分离的乳液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4470.4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5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越;白雪丽;温亮;黄鑫;孙慧燕;冯彩云;赵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06 | 分类号: | B01J31/06;B01J27/188;B01J31/18;B01J35/12;C07C45/29;C07C47/54;C07C49/403;C07C49/76;C07C47/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分离 乳液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一种可分离的乳液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乳液催化剂技术领域,可解决现有H2O2为氧化剂的乳液催化氧化体系中催化剂、表面活性剂难以回收问题,制备方法:对HLB值在14‑40,分子量在2000‑20000的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进行硅烷化端基改性;将硅烷化改性的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与磷钨杂多酸盐反应,即得本发明所述可分离的乳液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在乳液催化氧化反应中显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液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分离的乳液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醇类有机物的氧化是有机化学工业中的重要反应之一。传统的氧化过程主要采用铬酸盐、次氯酸盐、高锰酸盐等氧化剂实现对有机底物的氧化,但这些氧化剂价格高、选择性差、还存在重金属污染等问题。H2O2作为一种绿色氧化剂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其与脂肪醇、芳香醇不能完全互溶,需要采用乳液催化体系才可以使反应有效进行。常规乳液催化体系由有机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构成,存在着反应完毕后破乳困难,表面活性剂、催化剂难以分离回收的问题。
目前,H2O2为氧化剂的乳液催化氧化体系主要采用阳离子季铵盐/杂多酸盐为催化剂。即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将有机季铵阳离子与杂多酸阴离子配对,形成杂多酸阴离子承担催化功能,有机季铵阳离子承担表面活性功能的界面催化体系。该催化体系存在以下问题:静电相互作用较弱,杂多酸阴离子易于流失;多个有机季铵阳离子包裹杂多酸催化中心,导致催化性能下降;有机季铵阳离子、杂多酸阴离子难以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H2O2为氧化剂的乳液催化氧化体系中催化剂、表面活性剂难以回收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共价键结合的PEO/PPO嵌段共聚物-磷钨杂多酸盐的乳液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催化剂在醇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分离的乳液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100mL四氢呋喃中,将10mmol聚环氧乙烷(PEO)/聚环氧丙烷(PPO)嵌段共聚物与10-50mmol烯丙基溴混合,室温下反应24-48h后,减压蒸馏除去四氢呋喃及未反应烯丙基溴;随后加入50-100mL 浓度为0.2mol/L的三乙氧基硅烷四氢呋喃溶液,在10-100ppm铂类催化剂存在下,30-50℃反应24h,得到产物A,冷却静置待用;
第二步,将2-5mmol磷钨杂多酸盐加入到第一步所得产物A中,逐滴加入4-15mmol盐酸,室温反应24h,减压蒸馏后,依次用环己烷、丙酮、乙腈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可分离的乳液催化剂。
所述聚环氧乙烷(PEO)/聚环氧丙烷(PPO)嵌段共聚物为PEO-PPO-PEO结构,且HLB值为14-40,分子量为2000-20000。
所述铂类催化剂为氯铂酸或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铂(0)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磷钨杂多酸盐的阴离子部分为[PW11O39]7-。
可分离的乳液催化剂应用于乳液催化氧化反应,包括以下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44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