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24047.4 | 申请日: | 2018-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3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韩大志;谷林强;汪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01M13/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亚洲 |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分离 结构 齿轮 | ||
1.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齿轮室体、油气分离结构、油气进气管和出气接头;
所述油气分离结构设置在后齿轮室体上部;
所述油气分离结构包括高低不平的加强筋和油孔;所述高低不平的加强筋为至少一个L型的加强筋,油孔设置在油气分离结构的最底端;
所述油气进气管和出气接头连接在油气分离结构上,所述油气进气管垂直设置在后齿轮室体上,且上方连接有气缸盖罩;
采用所述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的使用方法,步骤包括:气体汇集后从油气进气管进入,油气进入油气分离结构后通过机油自身重力沉降,使油气达到分离,随后使得气体从出气接头处排出,油则经过油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接头未与油气分离结构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油气出气胶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齿轮室底部设置有油底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齿轮室体包括壳体、高压油泵齿轮、凸轮轴正时齿轮和曲轴正时齿轮,所述高压油泵齿轮和曲轴正时齿轮分别设置在凸轮轴正时齿轮下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齿轮室体上设置有两个液压泵安装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齿轮室侧面设置有飞轮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齿轮室与飞轮壳通过曲轴后端法兰安装在柴油机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40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