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前部构造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23698.1 | 申请日: | 2018-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6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黑川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1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熊传芳;苏卉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连接 塔架 车辆前部构造 紧固连接部 悬挂 仪表板横梁 上端 前纵梁 仪表板 支撑件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构造。车辆前部构造包括:仪表板、前纵梁、与上述前纵梁的上部紧固连接的悬挂塔架、安装于上述仪表板且配置于比上述悬挂塔架的上端靠车辆上方侧的仪表板横梁、具备与上述悬挂塔架的上端紧固连接的第一紧固连接部和与上述仪表板横梁紧固连接的第二紧固连接部的悬挂塔架支撑件。上述第一紧固连接部位于比上述第二紧固连接部靠车辆下方侧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通过悬挂塔架支撑件连接汽车的前部的悬挂塔架与前柱之间而使来自悬挂塔架的碰撞载荷向前柱逃散的构造中,提出了调整悬挂塔架支撑件的机械强度来减少前方碰撞时的前柱的扭转并抑制悬挂塔架的后退的构造(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179294)。
发明内容
然而,在汽车的前方设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主要构造部件即前纵梁。前纵梁构成为将来自正面的载荷向在车室的下侧配置的强度部件传递。因此,在从正面施加了碰撞载荷时,有时前纵梁从车室的下侧的强度部件受到向上方向的反力而以向车辆上侧弯曲的方式变形。前纵梁设计成通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弯曲并由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压扁来吸收碰撞载荷,因此,在向车辆上侧弯曲时能够吸收的冲击载荷有时会变小。
在日本特开2009-179294记载的构造中,虽然能够抑制悬挂塔架后退,但是无法抑制前纵梁向车辆上侧变形,从抑制前纵梁的后方的仪表板后退的观点来看还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前方碰撞时的前纵梁向车辆上侧变形并抑制仪表板后退的车辆前部构造。
本发明的一形态提供一种车辆前部构造。该形态的车辆前部构造具备:仪表板,划分出车室的前方;前纵梁,配置于上述仪表板的车辆前后方向前方侧;悬挂塔架,与上述前纵梁的上部紧固连接;仪表板横梁,安装于上述仪表板并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上述仪表板横梁配置于比上述悬挂塔架的上端靠车辆上方侧;及悬挂塔架支撑件,第一端紧固连接于上述仪表板横梁而第二端紧固连接于上述悬挂塔架的上端。上述悬挂塔架支撑件具备与上述悬挂塔架的上端紧固连接的第一紧固连接部及与上述仪表板横梁紧固连接的第二紧固连接部。上述第一紧固连接部位于比上述第二紧固连接部靠车辆下方侧的位置。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上述悬挂塔架支撑件通过上述第一紧固连接部而与上述悬挂塔架的上端连接并且通过上述第二紧固连接部而与上述仪表板横梁连接,由此沿车辆前后方向将上述悬挂塔架的上端与上述仪表板横梁连接,上述悬挂塔架支撑件相对于上述车辆前后方向而在上述车辆上下方向上倾斜地延伸。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在本发明的车辆前部构造中,上述悬挂塔架支撑件在上述第一紧固连接部的附近具有强度降低部。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上述强度降低部与上述悬挂塔架支撑件中的其他部位相比弯曲强度低。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上述悬挂塔架支撑件具有连结板和两个凸缘,上述两个凸缘彼此相向,上述连结板位于上述两个凸缘之间,上述连结板比上述两个凸缘靠车辆上侧且上述两个凸缘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上述两个凸缘紧固连接于上述仪表板横梁,上述连结板紧固连接于上述悬挂塔架的上端,在上述连结板的上述第一紧固连接部的附近设有构成上述强度降低部的孔。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上述两个凸缘各自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随着从上述第二紧固连接部朝向上述第一紧固连接部而降低。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车辆前部构造包括:前柱,配置于比上述仪表板靠车辆后方侧;及前柱内侧角撑板,紧固连接于上述前柱,上述仪表板横梁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紧固连接于上述前柱内侧角撑板。
附图说明
上述及后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下表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并参照附图而明确,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表示装入有实施方式的前部构造的汽车的车身的骨架构造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3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双V形槽的房车车顶
- 下一篇:一体成型玻璃钢车身外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