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管的催化转换器支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20552.1 | 申请日: | 2018-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1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俊博;有贺洋介;远藤武士;政谷忠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13/08;F01N1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蔡丽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管 催化 转换器 支承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管的催化转换器支承结构,为确保催化转换器的组装和拆卸的容易性的同时针对车体振动有效的支承结构,此外结构简单且实现了小型化。在连接气缸盖和消声器的排气管(54)的中途进行分割,以跨排气管(54)的端面(81c、82c)的方式来配置构成由催化剂来净化废气的催化转换器(57)的外筒(92)。并且,在端面(81c、82c)前后的前部排气管(81)和后部排气管(82)中的一方(前部排气管(81))设置固定外筒(92)的一端部的前部扩径部(81b)。此外,使前部排气管(81)和后部排气管(82)中的另一方(后部排气管82)保持外筒(92)的另一端部,以跨排气管(54)的一方即前部排气管(81)和另一方即后部排气管(82)的方式装卸自如地安装外筒(9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管的催化转换器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排气管中确保了催化转换器的拆卸的容易性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3305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筒状的催化转换器被悬臂支承,由于金属蜂窝催化剂很重,因此相对于车体振动在支承结构中存在问题。此外,保持催化转换器的部分包含催化转换器在内而成为三重结构,结构复杂且组装、拆卸不容易,导致大型化造成的配置空间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管的催化转换器支承结构,为确保催化转换器的组装和拆卸的容易性的同时针对车体振动有效的支承结构,此外,结构简单且实现了小型化。
本发明为一种排气管的催化转换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气缸盖47和消声器56的排气管54、100、110的中途进行分割,以跨所述排气管54、100、110的分割部81c、82c、101c、102c、111c、112c的方式来配置外筒92、108、118,该外筒92、108、118构成利用催化剂来净化废气的催化转换器57、106、116,并且在所述分割部81c、82c、101c、102c、111c、112c的前后的分割排气管81、82、101、102、111、112中的一方81、101、111设置固定所述外筒92、108、118的一端部的固定部81b、101b、111b,使所述分割排气管81、82、101、102、111、112中的另一方82、102、112保持所述外筒92、108、118的另一端部,从而以跨分割排气管81、82、101、102、111、112中的一方81、101、111和另一方82、102、112的方式装卸自如地安装所述外筒92、108、118。
本发明为一种排气管的催化转换器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气缸盖47和消声器56的排气管54、100、120、130的中途进行分割,将分割出的分割排气管81、82、101、102、121、122、131、132中的一方81、101、121、131和另一方82、102、122、132各自的端部分离配置,并且将外筒92、108、128、138跨着配置在所述分割排气管81、82、101、102、121、122、131、132中的一方81、101、121、131和另一方82、102、122、132各自的端部上,所述外筒92、108、128、138构成利用催化剂来净化废气的催化转换器57、106、126、136,从而将所述外筒92、108、128、138以装卸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分割排气管81、82、101、102、121、122、131、132中的一方81、101、121、131和另一方82、102、122、132各自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20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