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连杆自锁扩力压紧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18403.1 | 申请日: | 2018-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0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支崇敬;徐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臂 定位块 连杆机构 连接板 自锁 夹紧工件 夹紧气缸 压紧机构 多连杆 底座 连杆机构驱动 连接板顶部 车架焊接 驱动机构 断气 焊接线 压紧力 铰接 气源 松开 压紧 车身 传递 配合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车身、车架焊接工艺及焊接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连杆自锁扩力压紧机构,包括底座、连接板、转臂、驱动机构以及连杆机构,所述连接板与底座相连,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第二定位块;所述转臂的中部与连接板顶部一侧铰接,所述转臂上设有第三、第四定位块,所述连杆机构驱动转臂运动,所述转臂上的第三、第四定位块与第一、第二定位块配合夹紧工件。本发明通过在夹紧气缸与转臂之间增加连杆机构,使夹紧气缸最终传递到工件上的压紧力增加数倍甚至数十倍,并且通过连杆机构实现压紧到位自锁,气源断气后仍然能够保证夹紧工件不会松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车架焊接工艺及焊接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连杆自锁扩力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车架是非承载式车身汽车的底盘,由两根纵梁,多根横梁、前悬后悬支架、还有其他的一些支承小件组成,大多车架采是采用弧焊工艺,车架本身有较大的强度和刚性,弧焊接带的来变形力道大,难以控制,大部分车架生产厂商为了克服车架的焊接变形,用液压缸来驱动转臂,或是长行程大缸径气缸驱动长力臂转臂,带动转臂上的压块来压紧车架纵梁的正向和侧向,来实现尺寸控制。液压缸压紧力足够,但成本高,并且液压设备难免会有少许泄漏,在生产线上使用需要专门设计防止油液泄漏和回收的装置,否则容易产生环境污染,而长行程大缸径气缸驱动长力臂转臂容比较占用现场空间,布置困难,占用空间较大,容易影响焊工焊接工件,压紧力也容易不足。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多连杆自锁扩力压紧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连杆自锁扩力压紧机构,不需要使用大缸径气缸,仅使用普通夹紧气缸驱动,通过机构扩力后对工件夹紧,并形成死点自锁。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连杆自锁扩力压紧机构,包括底座、连接板、转臂、驱动机构以及连杆机构,所述连接板与底座相连,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第二定位块;所述转臂的中部与连接板顶部一侧铰接,所述转臂上设有第三、第四定位块,所述连杆机构驱动转臂运动,所述转臂上的第三、第四定位块与第一、第二定位块配合夹紧工件;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定在连接板上的安装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臂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一侧铰接; 所述驱动机构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且能够驱动第四连杆运动,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
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第三、第四连杆铰接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用于顶紧第三连杆的限位块。
所述第三、第四连杆铰接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定位块围成截面呈矩形的空间。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夹紧气缸、气缸连接块,所述气缸连接块套装于所述夹紧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气缸连接块与所述第四连杆铰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夹紧气缸与转臂之间增加连杆机构,使夹紧气缸最终传递到工件上的压紧力增加数倍甚至数十倍,并且通过连杆机构实现压紧到位自锁,气源断气后仍然能够保证夹紧工件不会松开,从而实现了弧焊车架此类工件在焊接 夹具上的定位,并很好的控制其焊接变形;同时也可以方便的微调工件焊接成形后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84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