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14532.3 | 申请日: | 2018-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3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韩雷;苏俊松;李树民;劳力;王扬;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逯恒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结构 电池模组 供电设备 连接结构 盖板 底壁 电动汽车 集流板 匹配 电池技术领域 侧壁 侧边 围合 | ||
1.一种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具有集流板的电池模组,所述集流板包括本体结构和设置于所述本体结构侧边的输出结构,该输出结构由底壁和侧壁围合形成凹槽;
至少一个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凹槽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连接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输出结构;
至少一个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盖板,该盖板包括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凹槽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盖板的第一部分位于连接结构的第一部分远离对应输出结构的底壁的一表面、第二部分位于连接结构的第二部分远离对应输出结构的底壁的一表面;
其中,任意一盖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侧面分别与对应输出结构的侧壁接触,以阻止空气进入输出结构的侧壁与对应连接结构的接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任意一盖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一体设置,且第一部分的侧面与对应输出结构的侧壁之间、第二部分的侧面与对应输出结构的侧壁之间分别通过设置的填充结构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任意一盖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体设置,且第一部分的侧面与对应输出结构的侧壁之间、第二部分的侧面与对应输出结构的侧壁之间、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分别通过设置的填充结构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第一部分的侧面与对应输出结构的侧壁之间、第二部分的侧面与对应输出结构的侧壁之间的填充结构为焊接层。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任意一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部分,以连接该连接结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其中,任意一连接结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硬质铜排、第三部分为软质铜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任意一连接结构的第一部分的长度与第二部分的长度相同,且大于该连接结构的第三部分的长度,以使该连接结构在第三部分形成凹陷部;
其中,任意一输出结构的凹槽所在位置还设置有限位部,该限位部与对应的连接结构的凹陷部相匹配,以使该连接结构设置于对应输出结构的凹槽时通过凹陷部和限位部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任意一连接结构在第三部分相对的两侧分别凹陷,以形成相对的两个凹陷部;
任意一输出结构设置的限位部为两个,且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结构的两个凹陷部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任意一输出结构的底壁还设置有凹陷结构和/或突出结构;
任意一连接结构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靠近所述底壁的一表面设置有与位于底壁的凹陷结构和/或突出结构相匹配的突出结构和/或凹陷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任意一输出结构的底壁沿垂直于本体结构的方向设置,侧壁为三个且分别设置于对应底壁的三个侧边,并沿远离所述本体结构的方向延伸。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和供电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包括:
至少两个具有集流板的电池模组,所述集流板包括本体结构和设置于所述本体结构侧边的输出结构,该输出结构由底壁和侧壁围合形成凹槽;
至少一个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凹槽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连接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输出结构;
至少一个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盖板,该盖板包括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凹槽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盖板的第一部分位于连接结构的第一部分远离对应输出结构的底壁的一表面、第二部分位于连接结构的第二部分远离对应输出结构的底壁的一表面;
其中,任意一盖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侧面分别与对应输出结构的侧壁接触,以阻止空气进入输出结构的侧壁与对应连接结构的接触位置,并且,任意一电池模组至少具有两个输出结构,以使相邻两个电池模组串联连接后,所述供电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输出结构与所述电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145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