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颗粒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8729.6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9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国岛武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51/06;C08L77/10;C08K5/29;C08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颗粒 碳二亚胺 聚酰胺树脂 成型品 芳香族 熔融 制造 残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颗粒,是通过对熔融的芳香族系聚酰胺树脂供给碳二亚胺而得到的。并且,树脂颗粒中残留有0.03~0.33质量%的未反应的碳二亚胺。
通过引用将2017年3月1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51811的包括说明书、附图和摘要的公开内容全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颗粒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树脂颗粒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树脂由于轻量且自身润滑性大等理由,广泛用于例如电动助力转向减速机齿轮、轴承树脂保持器等滑动构件。另一方面,近年来,受到汽车零件的小型化·高输出化的要求,对树脂制的构件要求高机械强度·高刚性。因此,谋求通过在聚酰胺中添加碳二亚胺来提高树脂的刚性和韧性。
例如,日本特开2014-209032号公报提出了将聚酰胺66、铜热稳定剂、聚碳二亚胺和冲击改性剂(马来酸酐接枝EPDM橡胶)在双轴捏合机内熔融混合并挤出,使其固化,从而得到树脂颗粒。
然而,仅将聚酰胺与聚碳二亚胺进行熔融混合而制造树脂颗粒的做法中,有时因聚碳二亚胺的作用所致的聚酰胺的高分子量化在树脂颗粒的制造过程中就基本完成。这种情况下,在使用该树脂颗粒而制造成型品时,存在因其成型热而树脂进行分解(热分解),最终得到的成型品的分子量、物性的偏差变大的趋势。
若在树脂颗粒的阶段过度高分子量化,则必须成型为熔融粘度高的树脂,因此也存在难以稳定地成型这样的问题。而且,将树脂颗粒成型而得到的成型体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要求较高的高温刚性。例如,在电动助力转向减速机齿轮中使用时,考虑到对对象材料蜗杆的攻击性,优选以尽量不含填料的非增强材料作应对。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兼顾滑动时的高温耐蠕变性的提高和韧性。例如,在暴露于高温环境的轴承树脂保持器中使用时,若高温刚性不足,则尤其因冠型保持器的爪部扩展而产生变形,有可能产生因与外轮的接触或点接触所致的异常磨损。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也要求高温刚性。因此,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树脂颗粒时,作为聚酰胺树脂材料,优选使用与脂肪族系聚酰胺相比高温物性优异的芳香族系聚酰胺。然而,与脂肪族系聚酰胺相比,通常芳香族系聚酰胺较脆(由于韧性小),因此作为成型品而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的耐久寿命有可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树脂颗粒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树脂颗粒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可以稳定地量产具有高分子量的成型品,而且,可以减小成型品间的物性的偏差且抑制高温刚性的降低的同时能够提高韧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树脂颗粒的构成上的特征是含有芳香族系聚酰胺树脂和0.03~0.33质量%的碳二亚胺基。
从参照的附图所涉及的实施例的下述说明中,可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上述和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其中相同的标号用于标记相同的元件。
附图说明
图1A是用于说明残留碳二亚胺的定量方法的图。
图1B是用于说明残留碳二亚胺的定量方法的图。
图1C是用于说明残留碳二亚胺的定量方法的图。
图1D是用于说明残留碳二亚胺的定量方法的图。
图1E是用于说明残留碳二亚胺的定量方法的图。
图1F是用于说明残留碳二亚胺的定量方法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聚酰胺树脂、弹性体和碳二亚胺的相互反应作用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树脂颗粒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4A是表示基于碳二亚胺的作用的反应机理的图。
图4B是表示基于碳二亚胺的作用的反应机理的图。
图4C是表示基于碳二亚胺的作用的反应机理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87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