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研发的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0963.4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6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原;吕佳颖;齐琳琳;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Q5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键词匹配 预存 待分类数据 零部件分类 数据库 汽车研发 数据分析 终端 数据分析结果 产品竞争力 分类整理 分析数据 时间成本 数据分类 数据获取 数据处理 数据源 智能化 研发 存储 输出 汽车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研发的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终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预存数据库中存储的至少两条待分类数据;按照预存的关键词匹配规则,对每一条所述待分类数据进行关键词匹配,确定每一条所述待分类数据所属零部件分类;确定每一所述零部件分类对应的数据分类结果,并输出。通过对从至少一个预存数据库中获取到的待分析数据,按照预存的关键词匹配规则进行关键词匹配,进而获得每一零部件分类对应的数据分析结果。智能化的实现对各个数据库中获得无序杂乱的数据源进行了分类整理,便于研发人员的数据获取,以指导汽车的设计开发,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人员及时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研发的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提出,数据作为新时代的商业资源,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正快速推动着我国数字化进程的发展。与此同时,汽车产业在能源、交通、环境、多元化需求的压力下,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这两方面因素对传统汽车产业的冲击,将导致传统的以产品厂商为中心向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转化,能否贴合消费者的需求去打造面向未来的企业和商业模式,决定了未来十年企业的发展和行业地位。
虽然大数据挖掘技术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在我国汽车行业上的应用还较少,目前汽车行业多以人工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实时获取完整、正确信息的手段
目前传统汽车行业多采用人工的方式浏览查阅汽车之家、易车网、新浪等主流汽车网站,收集互联网上行业动态、用户需求、用户吐槽等信息,时效性低且容易发生遗漏。
2、数据处理效率低
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形成报表等输出物,花费时间较多,且多为重复工作,劳动价值较低。
3、企业无法及时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
由于人力、时间等因素的限制,通过人工的方式,企业只能从有限的数据中提取一定有价值的信息,无法及时处理互联网上海量的数据并提取有效信息。
4、无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目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多,研发设计人员没有一个实时获取用户需求的渠道;目前市场变化迅速,领导层缺乏进行科学决策的依据,以响应市场的变化;设计人员难以获取行业最新技术及相关资料来指导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研发的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互联网数据进行汽车产品研发分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研发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预存数据库中存储的至少两条待分类数据;
按照预存的关键词匹配规则,对每一条所述待分类数据进行关键词匹配,确定每一条所述待分类数据所属零部件分类;
确定每一所述零部件分类对应的数据分类结果,并输出。
优选地,每一所述关键词匹配规则中,包括:第一属性关键词和第二属性关键词,所述第一属性关键词和所述第二属性关键词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属性关键词和所述第二属性关键词之间的间隔字符;
其中,所述第一属性关键词为汽车的零部件,所述第二属性关键词为表示所述零部件的性能好的第一类型词汇和/或表示所述零部件的性能差的第二类型词汇。
优选地,获取至少一个预存数据库中存储的至少两条待分类数据的步骤包括:
从至少一个预存数据库中提取出至少一条初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0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