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中金属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00127.6 申请日: 2018-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8548861A 公开(公告)日: 2018-09-18
发明(设计)人: 刘莉莉;骆红宇;施燕平;秦洋;陈方;李克芳;刘叶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主分类号: G01N27/62 分类号: G01N27/62;G01N1/44
代理公司: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代理人: 陈桂玲
地址: 25010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医用胶原蛋白 金属污染物 海绵 检测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应用 控制点 测试元素 复杂基体 工作模式 胶原蛋白 金属杂质 控制策略 评价体系 生产过程 微波消解 多元素 检出限 溶出 制定 优化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中金属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主要是使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中的金属污染物,并应用该方法检测医用胶原蛋白海绵生产过程中金属污染物溶出控制点,制定控制策略降低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中金属污染物的含量,并制定合理的胶原蛋白类材料中金属杂质评价体系。本发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及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多元素测定,节省了工作时间及强度,提高了准确性,并根据测试元素的特性,分别采用标准、碰撞、反应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优化了参数,避免了复杂基体的干扰,降低了元素的检出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中金属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及应用,属于质量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在医疗器械中一般作为止血材料使用,在体内直接接触组织和血液,大多数情况在体内降解而非术后取出。因此胶原蛋白按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监管,对人体有潜在危险,需对其安全性、有效性严格控制。

金属元素毒性大潜伏期长,且能沿食物链富集,对人体有明显的危害。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等各种环境的金属元素,均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各种途径被动物吸收,当积累到一定量后,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降低机体免疫力。而胶原蛋白产品中的金属元素,因为其能直接接触人体血液器官和组织,相对于胃肠道吸收可能对患者带来更严重的危害,因此,更应高度关注其金属元素的安全性问题。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在生产过程中,金属元素杂质的引入常通过原料、生产工艺、生产环境及运输贮存等途径,如伪劣原料、各种添加剂和环境污染物等。除此之外,其生产工艺中所用的不锈钢反应釜、金属材质工具及玻璃容器的腐蚀与溶出,都有可能成为杂质的来源。尤其是在生产所用到的醋酸溶液及NaCl盐析的过程,都是加速不锈钢腐蚀,析出金属杂质的重要诱因。金属元素杂质引入途径繁杂,避免污染难度大,而且由于动物源生物材料的特殊构造,其所含的诸如肽、羧基、巯基等官能团,对金属元素本身具有一定的吸附和富集作用,这无疑增加了生物材料在生产中被金属元素杂质污染的机会。鉴于金属元素对人体有巨大的健康隐患,应当保证这些金属杂质符合限度要求,可以采用基于风险的控制策略来确保产品满足限度标准。

现阶段对生物材料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大多采用中国药典传统方法,取炽灼残渣项下做金属总量的比色检测,但是此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有研究发现这些基于硫化物沉淀颜色强度的方法是非特异,不灵敏,费时费力的,通常回收率很低或没有回收率,建议用现代仪器法替代比色法。另外,采用目视比色对金属元素总量进行检查的方法无法对每种金属元素进行微量甚至痕量分析,这显然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医疗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

中国专利文献CN102928500A(申请号201210458379.1)公开了一种海产品中硒形态分析的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直接测定海产品中有机硒、蛋白硒或多糖硒的检测方法,可以高效、简便、快速的测定海产品中有机硒、蛋白硒和多糖硒;中国专利文献CN103364482A(申请号CN201310311021.0)公开了一种微波消解ICP-MS测定药用铝箔中铅含量的方法;中国专利文献CN107462626A(申请号CN201710729590.5)公开了一种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电子烟烟液接触金属器具主要成分的方法;中国专利文献CN103940897A(申请号CN201410202219.X)公开了一种使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食品中痕量汞、镉、铅、砷的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未经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00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